說起縫紉機,在七八零年代幾乎是家家必備,左阾右舍的也不乏各中高手。改革開放后,生活漸漸變得好起來,物品也變得豐富了起來,人們也從原來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轉變為衣服還沒穿舊新的就已買來了。我家的縫紉機記得是八幾年買回來的,買回來之后就成了媽媽的好幫手,老媽用它縫縫補補的,它也成了我家的功臣。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平時幾乎用不到它了。老媽也六十多歲了,眼也花了,而我們小輩們又都不會用,有啥需要縫補的也不想老媽勞累,拿到外面的縫紉店幾塊錢就搞定了。最近段時間老爸老媽回老家 了,正好前兩天有朋友家辦事要回老家,女兒的校服褲子破了,就順便帶回去讓老媽幫補一補。到家后看著老媽戴著老花鏡認真的踩著縫紉機的樣子,心里突然的暖暖的。希望再過三十年還能看到老媽踩縫紉機的樣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