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隨筆25——糾結
? ? ? 糾結是很傷腦的事,遇事不知如何是好,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舉棋不定、猶豫不決、徘徊不前,原來人人都有過。
? ? ? 今天,一位同修微我“我有些糾結要不要做鐵桿領航人”。因為昨天馬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這個作業,今天一早說這話,Ta一定思考一夜、糾結了一夜。到底做與不做呢?在心里一定互相比較,就是確定不下來。就象兩個小人一樣,一會Ta打過來,戰勝了“做”;一會Ta打過去,戰勝了“不做”,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在那里來回糾結,反反復復,不斷地逡巡、不斷地追問。其實,這時候,Ta是六神無主的時候,無論說那一方面,Ta都會認為有道理。我鼓勵Ta說“你很優秀”“一定要突破局限性思維”“不做,怎知不行呢?”Ta說“不是不行,我只是覺得成長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想拉那么多的人。”Ta是指感召粉絲一事。我對Ta說“感召粉絲只是第一步,后續還會有很多工作要做。感召粉絲,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會弄得親戚朋友,用懷疑的目光看你,很不舒服、很不開心。如果不開心,做得就沒勁。”Ta也是持這種觀點。
? ? ? 還有一位同修說“我也很糾結。”我問Ta糾結什么呢?Ta說“這是弘揚正能量的事情,我很想做好,也很喜歡去做,但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糾結:一是時間上的糾結。因為工作需要時間、照顧孩子需要時間、感召粉絲需用時間,三者之間不好擺布,真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好糾結。二是感召能量的糾結。由于學識很淺,自度都很難,還沒有達到度人的能量,現在感召的粉絲,大都是看著面子、感情等感召到的,真正靠自己的能量把粉絲吸引過來的還沒有。很想感召,自身又缺乏能量,心里真的好糾結。”抱持這種心態的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想做好占了一定上風,但也是搖擺的“階級”,當環境一不適應感召,再加上別人的勸說,就極有可能滑向不參加感召的行列。
? ? ?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在是否上執行師時,上還是不上?學還是不學?在內心里確實糾結、矛盾了很長時間,為什么呢?主要還是沒處理好想學與時間之間的關系。因緣際會上了父母智慧,后來看到執行師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內在素質,更看到上過執行師的同修,確實個個陽光、向上、正能量滿滿的,更激發了自己上的決心和信心。可是又擔心自己時間靠不上。執行師培訓課程雖然時間不長,4天左右,但有時也很難抽出這樣整塊的時間來;既使經歷了培訓階段,有時復訓也沒有時間,說起來也不是工作多么的離不開,而是長期不在崗也不是很好;一次、兩次、三次,自己心里就很難受,老師也不高興,同修也認為多么的忙似的。想學沒時間,不學又感覺很可惜,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糾結得很吶!很榮興參加了在曲阜舉辦的執行師二階,多虧了陳瑞、馮波、梁帥、孫運健,特別是馬龍飛導師等大咖們的極力幫忙,才有幸上了二階。同時,也堅定了自己學習的信心和決心,“信心比黃金都重要”,只要有了信心,就不愁學不好,也就不存在糾結的問題了,我也這樣認為的。
? ? ? 遇事處于糾結心態的人,主要還是方向感不強,做此事的意志力不堅定,處于徘徊不定的狀態,如果不堅定Ta們的信念的話,就很有可能搖擺不定,走著走著,一遇到比這再大點的困難,就可能被打回原形。糾結也主要是在決策某事的“十字路口”糾結,一旦定死了方向,下定了決心,勇往直前的時候,就不會再糾結了。
? ? ? 上過執行師的也許能感覺到,內視感強的人善于搶抓機遇,自語感強的人擅長分析思考。也許常糾結的人,自語型的人多吧,當你在那里分析、思考、揣摩之際,也是機遇擦肩而過之時。最好的就是內視、自語能力“雙提升、雙促進”,在分析研判的基礎上,當機立斷,擺脫糾結,做出決策,乘勢而上,也就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
? ? ? 只要心有了方向,就不怕路途遙遠。
? ? ? 2018年6月5日8:57? ? 陳濤? ? 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