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富爸爸窮爸爸》是在兩年前,匆匆讀完后只記得一個關鍵點:控制住欲望,購買資產而不是負債。然而看懂這個思維方式是容易的,真這樣花錢是痛苦的。
堅持了不到一個月,我的大腦迅速把這個該死的理論丟到了垃圾堆。一天工作這么辛苦,我為什么不舒舒服服的買買買犒勞自己呢?
兩年后當我再一次拿起這本書,我發現了一些被我忽略掉的思維方式,其中三個小事例讓人印象深刻,我在這里分享給你。
1. “我擁有英語文學碩士學位,為什么要去學做推銷員?”
一位女記者向清崎請教如何才能成為一名暢銷書作家,清崎建議她去一家學校接受銷售技能培訓。女記者被激怒了,她認為她接受再教育只可以是為了進行專業上的深造,而不是當那些“眼里只有錢”的推銷員。
這種心理你是否也曾有過呢?我之前也像這位女記者一樣看不上一些“低等”專業,認為做銷售和營銷是丟人的事情。但清崎的話提醒了女記者也提醒了我,暢銷書作家不等于寫作水平最高的作家。
如果你的目標是“暢銷書作家”,是賺錢,那僅僅寫出你內心所想是不夠的,還要熟悉讀者的心理,以各種方法增加“產品”的吸引力。比如這兩個書名二選一,顯然是后者更會勾起閱讀的欲望。
《經濟學教育》PK《如果你想生活的更富裕幸福,要不要去學校》
銷售和營銷知識同樣可以運用到各行各業。
如果你是一個老師,你會知道怎樣講課能讓學生對知識更感興趣,從而成為名師;
如果你是一個會計,你匯報工作的時候會知道老板更關心哪個數據,由此更得老板賞識。
學一點銷售和營銷的知識為自己的專業加持,推銷工作成果,也推銷自己。
2. “我看到流著血的病人會沖上去救治,為什么聽到投資卻嚇的逃跑了?”
清崎的一位朋友的妻子是一位急診科護士,面對滿身是血的急診患者時她毫無畏懼。但是當提到投資時,她卻膽怯的逃跑了。
相比之下,清崎投資的時候十分果敢,這說明清崎比她更勇敢嗎?不不不,清崎說他看到血時,不會跑,會直接暈倒。
當我讀到這個事例時覺得非常搞笑,但是想一想我第一次開設股票賬戶開始買賣股票的時候不比這位護士強多少。面對有風險的投資,尤其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時,恐懼是非常正常的心理,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要盡早開始嘗試,獲取投資經驗。
盡早積累資本,盡早嘗試投資,經驗會讓你成為成熟投資者。
3. “為什么邁克的妹妹做那么多事,才賺1美元?”
9歲的清崎和邁克跟隨富爸爸學習如何賺錢,富爸爸要求他們給馬丁太太免費打工,兩個小苦力只能尋找商機自己做生意。
他們發現馬丁太太會閑置賣不出去的漫畫,于是他們和書商談判,免費得到這些書。他們雇傭邁克的妹妹做圖書管理員,找了個空房間當閱覽室,每個下午小朋友可以花10美分在這里隨便看漫畫。
清崎和邁克是老板,他們平時只需要花一點時間從各個店收集賣不出去的漫畫,這樣每周就能賺9.5美元。
邁克的妹妹是一位非常稱職的員工,她要做很多具體的工作:檢查漫畫是否被帶走、保管書、記錄顧客的名字以及意見。而她的報酬是多少呢?你沒看錯,每周1美元。
你是否很同情邁克的妹妹?就像同情自己。
雇主提供了商業模式(租賃漫畫)+ 資源(合伙人、談判技巧、經營場地)
打工者提供時間(營業時間在崗)+ 技能(保管資產、客戶維護)
為什么雇主的收益幾乎是員工的十倍?因為雇主的作用顯然是生意能運作起來的關鍵,雇傭員工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只要員工不辭職,工資費用肯定會被盡可能的壓低。
好消息是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小清崎和小邁克發現像邁克妹妹那樣盡職盡責的管理員有多難得。
可能會給她加薪吧!邁克的妹妹欣喜若狂的發現薪水漲了50%變成1.5美元。而你,是否替她流下了淚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