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身邊的家長吐槽自家娃“脾氣大”“愛發脾氣”,而且不管做什么都哄不住他們,這可愁壞了不少家長。
如果是在家的話,家長任由他們哭一會兒、鬧一會兒,然后再想辦法去安撫,這是沒問題的;但如果是在外面呢?肯定不能由著孩子來,但是又搞不定他們,這樣肯定不行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家長還是要想辦法來解決孩子愛發脾氣的問題。
想要解決問題,首先要厘清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其實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有了情緒,如果脾氣特別大,則說明他們此時的情緒特別強烈,家長想要安撫他們的情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發脾氣的時候,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制止他們,但其實制止不僅沒有用,還會影響孩子負面情緒的發泄,不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
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接納孩子的情緒,并且要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寶寶哭的時候,先對他們說的不應該是“不要哭”,而是“為什么哭”。
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家長更不要在人多的時候訓斥他們,要先把他們帶到人少的地方,先允許他發泄情緒,然后家長再安撫。
2.理解孩子的情緒
不僅是大人,小孩子也是需要理解的,尤其是他們有情緒的時候,如果家長還一味地講道理,他們不僅聽不進去,還容易加重他們的負面情緒。
這時候家長要學著理解他們的情緒,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而不是用大人的思維去考量孩子的情緒。
如果家長可以理解孩子的話,孩子也會覺得不是只有他才能那樣的情緒,會更加愿意和大人溝通交流,愿意表達自己的情緒,由此也能宣泄他們的情緒。
3.做到有效溝通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很多家長其實做的都是無效溝通。
即孩子在那邊哇哇大哭,家長完全不問緣由,然后就開始沖孩子吼:“別哭了,閉嘴,再哭就......”
這樣的訓斥其實就是無效溝通,所以家長應該避免這種情況。
正確的做法是等到孩子平復情緒之后,家長再慢慢地跟孩子溝通,而且要做到傾聽孩子的聲音,如果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家長要及時指出,假如后續孩子表現好,很少再發脾氣、鬧情緒了,家長也要給予肯定和鼓勵。
除了注意做到這幾點外呢,下面這些小技巧,家長也可以適當用一用。
1.等一等
當孩子鬧脾氣時,家長先不要著急安撫,暫時沉默,然后安靜地等上一段時間,或許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可能沒等家長開口,他們就主動來找家長溝通了。
2.數到五
這一招也是許多家長常用的。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家長會說:“我數到5,就不哭了好不好?”
這樣的方法比家長簡單粗暴的制止要更加有效,而且數數的過程中,孩子的情緒也會慢慢緩和下來。
3.好好說
家長可以跟孩子說:“你這樣哭,媽媽也不懂為什么,所以不要哭,有什么問題,先好好說,好嗎?”
給孩子表達的機會,也有助于他們緩和情緒。
孩子發脾氣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問題所在,然后再對癥下藥。
在安撫他們情緒的過程中,家長也要注意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讓他們“別哭了”“閉嘴”,這樣不僅不利于改善他們愛發脾氣的情況,還可能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為了寶寶更好地成長,家長趕快把這幾招學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