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段視頻在網上瘋傳著。
廣東一名保姆在雇主家里工作時,不慎跌落魚池里面溺亡。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監控拍下了這可怕的一幕:
事情發生在廣東佛山,一個高檔別墅小區內。從監控畫面見到,當時這名保姆似乎在魚池邊喂魚,過了一會,她便拿著拖把,走到魚池另一邊,蹲下準備清洗工具,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保姆腳下一滑,跌入魚池中。
因為不會水,保姆即使萬般掙扎,也無法游到池邊。兩分鐘之后體力漸漸不支,不一會便沉入水里了。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個小小的觀景魚池,為什么竟會導致一個成年人,回天乏術,而溺亡呢?
據知情人說,雇主家的這個魚池雖然看著不算大,但卻有1米8到2米深,保姆跌落水中時雙腳無法著地,又不識水性,因此越掙扎身體越往下沉,導致悲劇發生。
那為什么保姆掙扎求救了兩分鐘多,卻沒有人發現呢?
原來這間別墅的戶主夫婦,去了美國移居,已經有很長時間沒回來了。他們有個女兒在國內,但沒有住在這里,平時只有保姆一個人在此別墅打理。
據說雇主打了幾次電話回家,都沒人接,雇主女兒趕回家里查看監控后,才發現了這驚人的一幕。
聞知此事,不少街坊都覺得十分惋惜:唉!好好的一個人,說沒就沒了。
目前警方對此事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也提醒大家,無論是大人、小孩,都不要靠近,水深的地方活動,以免發生意外。
對此有關專家說:無論你是否熟悉水性,掌握必要的溺水自救,和救人的方法,關鍵時候可以救命。
一、溺水后如何自救
1.溺水后不要四肢體亂動、拼命掙扎,那樣只能適得其反。此時最重要的是屏住呼吸,放松全身,同時去除身上的重物。因水有浮力,身體沉到一定程度,沒有負重的人體就會向上浮起。
等待救援時,學會“水母漂”,可能會救你一命:吸氣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靜靜漂浮,待需要吸氣時,雙手向下向外壓劃水,順勢抬頭吐吸氣,隨即低頭閉氣恢復漂浮姿勢。
2.順勢向下劃水。上浮時雙臂像鳥飛一樣順勢向下劃水,向下劃要快,抬上臂要慢。同時采取頭向后仰、口向上方的姿勢,先將口鼻露出水面,并立即呼吸。呼氣要淺,吸氣宜深,盡可能使身體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護。
3.如果在水深2~3米的游泳池溺水,落水者可在觸底時用腳蹬地加速上浮,浮出水面立即呼救。
4.如因小腿抽筋而致溺水者,此時應深呼吸后屏氣,同時將痙攣下肢的大腳趾,持續用力向前上方拉,使大腳趾蹺起來,直到痙攣停止。對于其他部位的抽筋,要充分按摩和伸展患處,同時要找機會上浮,充分呼吸。
5.對被水草纏住者要冷靜,深吸氣后屏氣鉆入水中,用雙手幫助慢慢解脫纏繞,切勿掙扎,否則越掙扎可能會被纏得越緊。
二、有人溺水如何施救
1.首先立刻大聲呼救,讓更多的人參與急救,同時撥打打“120”,讓專業急救人員盡快到達現場。除非萬不得已,不要一個人單獨下水營救。
2.在溺水者還清醒時,可為其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如木板、繩子、樹枝等。不會游泳者,千萬不能下水救人,即使是會游泳者也不要盲目下水,因為水情不同,水下可能有很多未知因素。
3.最好由受過訓練、水性好、熟悉和了解水情的兩三個人同時下水。現場的人應準備救生圈、繩索、小船等,以防營救者發生意外。下水的人不要穿鞋和過多衣服,不要以“扎猛子”的方式頭朝下跳水救人,以免碰傷。
4.對于還在掙扎的溺水者,營救者要告訴他保持鎮靜,同時要防止被其抱住,通常采用從后部接近的方法。若被溺水者抱住,營救者可讓自己與被救者自然下沉,溺水者便會放手。營救者應首先將,溺水者頭部托出水面,盡快使其呼吸空氣。
5.將溺水者救出后,先清理其口鼻內的泥沙、雜物,使其氣道通暢;然后對溺水者檢查:
如呼吸心跳都有,可控水,即將其置于自己屈膝的腿上,讓其頭部朝下,使勁按壓其背部,迫使其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胸外按壓100次/分,按壓30次給2次人工呼吸。心肺復蘇要持續進行,不能停頓,直到溺水者蘇醒或專業急救人員趕來。尤其對兒童,不要輕易放棄復蘇(以上是根據有關資料而寫)。
祝大家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