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金錢是萬惡之源。因為它能煽起人的無窮貪欲,它不僅是物質財富的象征,而且成為了精神價值的籌碼。權力、地位可以用錢購買,貞潔、名譽可以公開出售,人性、尊嚴被待價而沽,甚至天理、良心也染上了銅臭之氣。所以我們羞于談錢,覺得談錢很俗,追求錢顯得自己沒格調沒品位,談論錢這個問題自己也就沾上了銅臭味,自己因為追求金錢,也成了萬惡中的一惡。
其實,追求金錢不是惡,不擇手段的追求金錢那才叫是惡。以錢的本質而言,錢沒有主動能動性,錢是一個沒有意識,沒有生命力的東西。有人把一切罪行都歸在于錢,這對錢公平嗎?那小偷就會說:哦,我偷錢的時候,不要怪我,不是我本身有貪欲,而是那個錢太吸引我了,要抓抓錢,不要抓我啦。根本就不是這樣的道理。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楊熹文在《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中說到:我愛錢,愛那種來路清白干干凈凈的鈔票,帶有一點踏實的辛苦味道,可以讓我在和男人約會時,一把搶過賬單瀟灑地說“我來付”;可以讓我在傷心難過的時候,去最貴的餐館大吃一頓,不必對著菜單上的價格斤斤計較;也可以讓我在失戀后,依舊住得起兩室一廳的房子。
所以其實真的不必羞于談錢,提到錢的時候,我們可以毫不避諱說,我就是喜歡錢~~~如果有誰覺得金錢是萬惡之源,來吧,都給我吧。~(~ ̄▽ ̄)~
但也不能過于崇拜金錢,當我們處于一種金錢至上的觀念的時候,生活就失去了原本的顏色,感情就失去內在的溫度。對于金錢,守住本心,我們對窮人不輕視,對有錢人不諂媚,這樣就好啦~
我記得有人碰到了感情的問題,問,自己要跟一個愿意花時間對待自己的人好呢,還是跟一個愿意花金錢對待自己的人呢?這個問題乍一聽,很難抉擇。你選有錢的吧,人家說你世俗,功利,而且最主要的是,有的人,一旦有了錢,就開始懷念當初沒有錢卻快樂的日子了。錢雖然是萬能的,但有時候,快樂真的是金錢買不到的。你選給你花時間的,整天黏到自己身邊,但是卻是一個沒錢還不上進的人,難道要相依為命的吃土嗎?
其實答案很簡單,選那個愿意花真心待你的人,他會給予你他最珍貴的東西。
假若他沒有錢,但是他為了你們的未來,愿意去拼命,愿意去給你一個安穩的未來,他有十塊錢,卻愿意給你全部。這跟有錢人有一千塊,卻只愿意給你八十塊錢是不同等的待遇,因為這不僅是他大部分的財產,還有他的一顆真心。而對于有錢人來說,錢對他不算什么,時間或許更加珍貴,當他愿意花時間來陪伴你,而不是用冰冷的禮物來代替的時候,他同樣奉上了自己的一顆真心。
以前上學的時候,學過一篇文章,《麥琪的禮物》。講述的是一個圣誕節里發生在社會下層的小家庭中的故事。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僅夠維持生活的小職員,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賢惠善良的主婦。他們的生活貧窮,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擁有一樣極珍貴的寶物。吉姆有祖傳的一塊金表,德拉有一頭美麗的瀑布般的秀發。為了能在圣誕節送給對方一件禮物,吉姆賣掉了他的金表為德拉買了一套“純玳瑁做的,邊上鑲著珠寶”的梳子;德拉賣掉了自己的長發為吉姆買了一條白金表鏈。
那時的我不懂愛,當時看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不明白,兩個人怎么這么傻,把自己最寶貴的東西拿出來,換來了對對方來說毫無作用的禮物。當時甚至有些惋惜。很多年后,再讀這個故事,我卻沒有一絲一毫惋惜的情感在里面,我看到的是濃濃的真情,雖然換來的禮物毫無用處,但是卻得到了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真心。
人們總說用金錢表達感情,很俗。其實俗的不是金錢,是套路。很多人用套路來表達感情,不走心,以至于大家提起錢來就覺得低俗。其實不管是對待愛人,家人,還是朋友,只要是走心的對待,不落入套路,一定的金錢能更讓對方愉悅,開心。我們生活在塵世中,大多都不能脫離虛榮,同樣是表達感情,對于我這種比較窮的人來說,給家人買禮物,盡自己最大的可能買一些比較好的禮物,家人會更開心一些,可能覺得從這種態度上看出了我的用心程度。
所以我要努力的賺更多的錢,賺更多帶有一點踏實的辛苦味道的鈔票。
嗨,這充滿銅香味的世界,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