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過年的時候,常聽一首歌 叫常回家看看
歌詞里是這么唱的
找點空閑 找點時間領著孩子 常回家看看
帶上笑容 帶上祝福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
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 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
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常回家看看 回家看看 哪怕給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 一輩子總操心就問個平平安安
現在這首歌還是朗朗上口,談到孝順,這就是我最深的印象吧。
一句話說的好,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簡單點理解,也就是,常回家看看。
現在在外工作,求學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家里的空巢老人也越來越多,每年回到家的時間不多,尤其是遠的,可能一年也就過年那兩三天,雖然說,現在網絡通訊那么發達,但還是不去親身陪伴
我感覺,應該是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讓父母感覺到我們對他們的愛,才是真的孝順。
物質上,像現在父母身體健康。那就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看到好吃的,記得帶一份給家里,或者,帶著他們去吃,看到好看的,記得叫上他們一起去觀賞,逢節假休息的時候,帶著他們出去轉轉,或者在家打掃打掃家務,陪著聊聊天,或者自己做幾道小菜。
我想,這就是比較現實,而又能做到的孝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