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撬撬情商提升
1.
最近有一個來訪者,
來到我的咨詢室的時候,他感覺到特別的難受,
他說他媽媽特別愛批評他。
每次考完試,不論他考的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他的媽媽總是會給他一頓批評,
但是呢,又不會說一些真正能幫助他提高成績的方法。
2.
典型的就是,有一次他們班上公開課,
然后有其他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給他們班的學生拍了幾張照片,發到了家長群里面,這個學生的媽媽就看到了。
然而,其實照片中的他當時跟其他同學都一樣,在很認真地坐在座位上聽老師講課。
并沒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
但是他的媽媽,直接就劈頭蓋臉的來了一句:“你看看別人怎么學的,你又是怎么學的?你看看別人怎么聽課的,你再看看你。”
這個孩子當時真的是一臉懵逼,我真的怎么了呀我?我跟別人是一樣的呀,我也在很認真啊,我到底做錯什么了?
3.
其實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這個媽媽真的有點“無事生非”。
她已經習慣了無論孩子做什么,都是直接先來一頓批評,但是又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
在這件事情商,她并不是真的從某個角度感受到了孩子沒有認真聽課,
只是她習慣性地給孩子批評、否定。
你們覺得孩子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媽媽的批評給孩子會帶來好處還是壞處?
4.
另外有一個孩子,說了一個更有意思的事情,
有一次考試,他沒有考好,自己心情也很差。
結果回去之后,媽媽劈頭蓋臉地批評了他將近兩個小時,
他一直沉默不語,心里卻難受得想哭,一直忍著。
后來,可能是媽媽罵累了,就氣沖沖地把門一關,就出去了。
孩子總算松了一口氣,正低著頭想反思一些自己的時候,
突然,門又被打開了。
一分鐘之前還在生氣中的媽媽,這時候卻是一臉平靜對孩子說:“昨天我在淘寶上幫你看了一件衣服,你覺得好看不?”
媽媽的臉上根本就找不出一分鐘之前那種氣到天昏地暗的影子。
孩子心里想:難道之前生氣了兩個小時的媽媽是我的幻覺?
這個時候,孩子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回應媽媽的“一臉無事”的樣子。
5.
孩子并不是不知道該怎么去回應媽媽,而是他不知道媽媽的批評和生氣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那么怎么會罵了整整兩個小時;
如果是真的,又怎么會一分鐘之后就像沒事人一樣了?
6.
其實,孩子是很困惑的,但是媽媽卻沒有覺得這有什么不妥。
因為這個批評孩子的媽媽,只是在“抱怨自己的郁悶”,而不是真的在為了孩子好,而進行“批評教育”。
等媽媽劈頭蓋臉把自己的郁悶發泄在孩子身上之后,其實媽媽就沒有什么負面情緒了。
所以媽媽轉身就可以很淡定的問孩子,這件衣服好不好看。
7.
這種“發泄式”的批評,不但沒有給孩子帶來正面的影響,
極有可能會導致,下次媽媽生氣、訓斥,對孩子再也不管用了。
因為孩子也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在意這件事。
或許你過一分鐘就沒事了呢,我只需要安靜地熬過這兩個小時就好了。
這樣,一個把你的話當耳邊風的孩子就被你訓練出來了。
8.
那我們的父母到底該怎么批評孩子呢。
孩子考得不好,確實是應該批評的。
但是我們不要總是去批評孩子這次考得不好這個很宏觀的事情,并沒有批評到點子上。
我覺得這種批評就有點類似大家所說的“雞湯”吧。
純粹的振奮人心,但是卻沒有實際可操作的方案。
如果你指出的是孩子試卷上某個確切而實際的錯誤,那么孩子肯定會真心接受的。
還有,不要帶著你的負面情緒去管教孩子。
這個時候你的“道理”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知情達理”,
孩子感受到的不是父母的“道理”,而是“指責”。
你以為你是在耐心跟孩子說理,其實你是在無形的指責,只是你自己根本不知道而已。
9.
歡迎關注我公眾號:情商提升,
接下來還會跟大家繼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