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
1.重新開始永遠都不晚,就算是周六的凌晨3點,也可以成為你新的起點,時間是一種幻覺。
2.東野圭吾在《惡意》一書中寫道:
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我當初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
3.是這樣的,人不是每天都一定要感到快樂,大多數時候,只要能保持平靜就很好了。而平靜很簡單:不要沒話找話、不要過度關注某人某事、不要睡太晚、不要暴飲暴食、不要總是擔心錯過什么。總之,節約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比什么都好。
4.沒有威懾力的老板是賺不到錢的,也就是通常看到的,老板架子,公司制定的運營規則和框架,就是一條高壓線,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碰,這是規矩也是底線。
5.你的每一筆消費,本質上都是成為另一個人的收入,如此循環反復,前提是不要超前消費。
6.遇到不好的事情,比如親人去世、失戀、失業、生病等,心情在一段時間陷入低落抑郁是一種正常而且必要的過程,抑郁過后人常常會更成熟更有力量。
7.人生總有大運,時機總是很關鍵的,不管做什么。但是很多時候應該學的最要的部分不一定是如何沖沖沖,而是怎樣活著等到風來了。風來了,一切就都捋順了。不要累死在拼命掙扎卻無法翻身的年份里。
8.很多人沒有真正上過位,不知道在一個高位者的角度到底是怎么看雇員的。而是以雇員角度看待高管的思維。
這么說吧,如果給別人干總經理,基本上第一防備的是下面雇員不能替了你。如果是自己的公司,第一防備,雇員不能隨便拿走公司的核心業務。這兩項才是坐在這個位置的人優先考慮的一個問題。所以,不要表現的過于精明,才是真聰明。
9.什么人適合打籃球?上小學的時候,他已經比高中生還高了,這種人就適合打籃球。
什么人適合創業?大學時,他已經比同學有錢了。指望后天培養?倆潘長江接起來,也不如一個姚明。
所以,我們認識的身邊人,都是不適合創業的,進入就是送腦袋的,創業本質就是智商收割游戲。
10.紙上談兵往往給人一種錯覺,就是覺得自己知道了這些道理就可以變得很厲害,但真去做了,你會發現哪怕是一件小事,想要做到最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的東西,一定要注意所接受內容的作者是什么樣的人,他目前的水平如何。
基層員工不可能教你成為高管,年薪二十萬的人也不可能教你得到百萬年薪。
付費購買內容時,仔細想想,你想要得到的到底是什么?了解知識?緩解焦慮?虛榮心?別人這樣做所以我也要這樣做?
如果沒想清楚,不如把錢花在娛樂上,至少你還可以開開心心的爽一爽。
P.S.:還是那個觀點,要跟著有成果的人在一起學習。
11.關于賺錢的一點體會:
(1)賺錢不丟人,丟人的是恰爛錢,害怕丟人賺不到錢。臉皮厚的人比愛面子的人有錢。
(2)不要看不起賺小錢,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誰不是一點點起來的。你有金主爸爸,上來就是大手筆,可我們只是普通人。
(3)投機和經營是兩碼事,現在說到賺錢大家都想著這個風口那個風口,其實老老實實經營,把一件事情做好,賺錢最穩最持久。
(4)很多風口,屬于長期堅守的人。
12.直通車的廣告點擊價格貴不貴呢?確實貴。跟商品價格比,就是貴。商品200塊,你愿意花多少錢給它打廣告?你可能覺得,那我花20塊把,不少了。對不起,沒用。你在淘寶你得花220塊以上,才有可能把這一件商品賣出去。因為一次點擊可能2塊,但點100次才成交一次,最后這一次成交的廣告費就要200以上,比商品本身還貴。而且別忘了,商品本身還有生產成本啊(毛利一般在50%左右,毛利還要扣除人工費)。
那商家瘋了嗎?為什么要花220塊廣告費,賣掉一件200塊的商品(實際利潤必然是負的)?為了積累銷量,店鋪沖級啊。級別越高,銷量越多,商品在用戶搜索的自然排序里就越靠前,相當于搶了實體商城里的“旺鋪”。所以商家不是在賣這一件商品,而是在爭奪優質流量的入口。那你說,優質流量入口貴不貴?背景長安街上的房子一平多少錢合適,這是北京是政府規定的嗎?
13.錢只要不是自己賺的,基本拿不住。人還是要訓練自己賺錢的能力。吃別人的,哪怕是親爹親媽的,也是別人的。
14.教育機構實際在銷售的產品不是“課程/知識”,教育機構向其客戶(家長)售賣的產品是“對未來的幻想”。
15.真的,就算是我討厭的事物,只要它保持和我毫無瓜葛,不影響到我。我都可以不去罵它并且假裝尊重它。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侵刪,謝謝。(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