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軍訓,楊璐從來不抱有期待,對于那些軍訓出來的日子里,楊璐也不去回想。不是回憶太美好,而是美好這類詞根本不適合自己。
?熬過了炎炎夏日,躲過了嚴肅軍官,逃過了班級展示,剩下的,是期待已久的假期,歷時兩天,對于已經迫不及待要回家的人來說,已是滿足。
?8月28日下午5點放假,8月30日晚回校上自習課。楊璐還是沿著一路的路程回家,沒有半點改變。媽媽是沒有時間來接自己的,為了養活自己和弟弟,工作3班倒。楊璐從來沒有過怨言,這些年來,學的最多的,不就是,上天安排什么接受什么嗎?我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抱怨生活的不公,命運的多舛,唯有不在意,才能生活下去。抱怨,無疑是浪費。
? 回到家中,臨近晚上8點,空蕩蕩的房間,沒有生氣,只有冷清。沒有看見弟弟,楊璐習慣了,麻木了,叛逆期的小孩,不會安心待在家里的,不等到網吧波哥趕他,肯定也不會回來,那時肯定也已經凌晨了。弟弟楊華是一個處于叛逆期的14歲小男孩。爸爸五年前在工地上因為意外而死,從高架上掉下來,那時老板的說法是自己失足,為此,媽媽不遠千辛萬苦跑到北海,找律師走程序一定要老板給一個說法。在媽媽的認知里,爸爸一直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做事仔細認真,從來不會做迷糊事。家里經濟困難,爸爸出外地工地打工,在楊璐有記憶的回憶里,一直很少見到爸爸,總是過年回來幾天,帶著一身疲憊。還好是笑著的。那幾天是兩姐弟最開心的幾天,不只是因為過年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同時爸爸也回來了。
?煮飯,家里沒有冰箱,外面水泥地有青菜,看樣子應該是今天早上媽媽去田地里摘的。洗洗煮了也可以當一頓飯菜。吃了晚飯,燒水洗澡,洗衣服,干家務活,掃地,抬水回來給明天準備用,以前小的時候也干,長大了更是不敢讓母親干這種活了,幸好是真的慢慢長大了。接近凌晨,弟弟回來了。
“你回來了。”
“嗯?!?/p>
“去哪了”
“網吧”
“哦,最近有沒有好好上課”
“我都說不讀了,你還問我,我現在都不去學校了?!睏钊A一臉平靜。沒有當初的暴躁。
是該麻木了,現在連楊華都麻木了,自己還在掙扎什么呢?
一室平靜,安靜地連隔壁王姨家老鼠爬來爬去都聽的到。
無話可說。
“你吃晚飯沒有?”
“吃了”,楊華想了一下,補充,“在波哥那里吃的?!?/p>
“洗洗睡吧?!闭f完走回自己房間。關門,流淚,無聲地哭泣,麻木的掉眼淚,像從前一樣,卻又好像不似從前,至少以前是真的痛到一遍遍掙扎,現在呢,無非走個程序讓自己安心吧。
?楊華回到自己房間。他知道,自己姐姐現在肯定還是像以前一樣,懦弱,無能,只會哭泣,就像當初因為被罵是沒有爸爸的孩子時,她只會哭,從來不會反駁。而自己,是個男人,該用拳頭解決問題的??奁侨绱死速M時間的一件事情,連媽媽都放棄了這種堅持,楊璐在放棄的路上。
?楊華剛上初一,就放棄了繼續堅持讀下去的念頭。別人的眼光,同情,嘲笑,無奈,悲傷,鼓勵,他都不想再承受。他不想像楊璐一樣,也不可能像楊璐一樣,只懂得忍耐,只懂得退讓。楊華只想離開。一個14歲的小男孩,從9歲開始,接受別人矚目的目光,那些不過是因為死了一個爸爸,從小開始,就必須要學會接受不公,但楊華,只想反擊。叛逆期來的早,去的慢,直到今天,還在堅持。在和媽媽和姐姐的堅持斗爭中,他等她們妥協?,F在,應該快了吧。畢竟,都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