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前回答精選
問:啥是產品經理,在做各位真的有產品經理嗎?我們真的是在做產品嗎?還是執行經理,溝通經理,抄襲經理?有幾個人拍著胸脯說真的完成過產品,實現了產品?
產品現在確實是一個坑,先不說我們是怎么進入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但人人真的是產品經理嗎?我們怎么去定義一個產品?每天都有新的項目被融資,我們也都每天在看到日常行為的一些內容被別人做出來了,可有幾個人真的想到過這些?
比如購物車? 購物車就一個鐵架子,有人就想到了在上面打廣告。在比如有一個叫智慧貓的公司(也是抄襲國外)做了智能購物車,可以把在APP上訂購的東西自動提示你購物,還可以幫你比價,還可以幫你自動結算,還可以幫你用各種優惠~
在比如國外已經研發了無人智能購物車,可以自動跟在你后面,把你要買的東西掃碼,你買完了,點擊付款,到出口處去拿你東西或幫你快遞回家。
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日常可以遇到的,但有多少人可以想的到,可以利用的到?我去年11月份去泰國度蜜月,泰國的711已全面支持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結算,按照當天的人民幣兌換泰銖,人家收的是泰銖,你這邊付的是人民幣,這些都是沒有遇到就沒有發現的東西。世界已經進步的很快,我們不能但局限于我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思維導圖,一個原型,一個流程。
先做一下自我介紹:
31歲,浪蕩過青春的老男人。沒有什么特別經歷,也沒有在什么大企業大型項目中任職,就是做了點自己喜歡的事情,僅此~而已~
2006年去往上海,在上海的6年中,從事過業務、設計、主管、項目經理等職位;08年去北京創辦分公司,也算創業了一次。這當中還做了一年的自由職業者。
2012年2月被邀請到浙江,在一家創業型公司奮斗,主要做農產品電商平臺,屬于公司的核心員工,也是原股東之一。已是新三板上市的公司、有自己的大廈、電子商務運營中心。我是從設計經理到技術經理,最后是產品經理和攝影經理離開。在這里度過了這個電商平臺的整個生命周期,算是人生最豐富的一段經歷。
2015年11月來到南京定居,在一家從事醫療行業的公司做產品經理。
現在在一家流媒體公司做企業運營,但還是有一顆產品的心~
產品經歷:負責過一個電商的平臺、APP、WAP三個項目的產品,經歷了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負責過一個家用醫療儀器APP項目的制作;負責過某所健康管理平臺的項目;負責一套專門為醫院ICU科室研制的產品。
非產品經歷:曾留過披肩的長發;走過大半個中國,去了很多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喜歡跑步,就認真的跑了兩年,平均每天晚上10公里的操場,半馬最好成績1小時26分;喜歡攝影,就辭去了工作,安心的一年都在學攝影,做自由職業者。
現在是一名散人,僅此~而已~
一、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1.1為什么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其實我們都是處在一個不斷的去做產品,但實際是日常生活的角色中。我做了一桌子菜,我也可以稱自己為產品經理,因為知道要做什么、做給誰吃、有幾個人、什么口味(需求);我買了雞、鴨、魚、肉、蔬菜、水果、啤酒(定義);我把這些原料做成糖醋鯉魚、辣子雞、紅燒排骨、粉蒸肉、可樂雞翅(產品);大家吃的不錯,然后我又切了橙子,一起喝果汁(維護);大家離開后,我重新把雞翅做了一遍,覺得這次的味道更好(版本迭代),下次還邀請大家來,大家也樂意來(運營)。
在我們常規的理解用,產品經理就是了解下客戶需求(有市場的人配合著),畫個圖(有UI輔助著),規定一個產品(老板會拍板),定義下功能(產品在手,唯我獨尊),等著產品上線(項目經理來管理),上線(有運營)。其實就是很簡單的事情,而且主要做的就是做需求啊,這個誰都會啊~的確,產品這個行業,這兩年特別的火熱,從12年開始,莫名的就火起來了,各種人才都號稱產品經理,被關于各種高達上的名稱。就拿我們最常用的軟件微信來說,微信產品教父張小龍,這是多少人心目中的一個標桿啊~
而且產品還有一個特別方便入門的就是,如果你在這個行業這個職位上做了比較久的時間,其實你就是一直在摸索需求,修改功能的過程。也比較容易轉行。一個做醫生5年的人,說去轉行做產品,三個月的時間學習下流程,順便學下做軟件,一個醫療行業的產婆經理就出來了。可以說他不專業,但他確實就是一個產品經理,而且還是一個老板喜歡的產品經理,行業背景支撐著呢~
1.2人人真的都是產品經理嗎?
不要為這個產品經理的詞所誘惑了,實際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首先要是一個接近全能的角色,因為產品經理需要管理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需要對每一個環境進行管理。從最開始的需求,定位,到文檔、原型,確認后需要項目協調,還需要和設計、交互、研發、測試一一去對接,最終上線后還要和運營、市場核對。一方面產品需要極力的協調資源,另一方面需求永遠改不完,會一變再變,變到你的PRD、MRD變成一個個的新文檔。還一種情況甚至會出現,當你還在協調項目資源的時候,市場的方向變了,你手上的內容突然全部作廢,導致跟著你一起做的各部門全部跟著倒霉。
除了客服外,真的就是產品這個角色需要承擔抗壓了,面對老板的:我要這個功能,明天上班時給我看;面對研發的:這個功能真的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當確認的功能持續的變動;當無關的需求要被強加進來;當你的美女設計師說來親戚了,你不得已要親自手動做設計的時候。你能哭嗎?
復雜的功能內容:開會,無休止的開會;確認需求,不斷的需求需求;這邊BUG不斷的的反饋,那邊功能不能按照規定的時間完成;運營剛提報了數據,市場就拿來了新的指標;當你好不容易有空,在臨下班的時候打算寫文檔,改原型的時候,老板一個電話把你叫過去,聊上幾個小時后你會發現,也別改了,項目都要推翻了。
熟練的技能:這里不是在講產品的專業技能,這個不談,因為作為一個產品人,自己本身的專業技能必須要熟練。另外,其的他崗位也必須要熟練一步的掌握。UI(色彩、布局)、UE(交互、視覺)、開發(代碼多少,哪種技術)、測試(多種測試方法)、運營(活動、渠道)、數據(篩選、指標)等內容的掌握,需要和各個部門核實。
二、產品經理是做什么的?
在不同的行業,產品經理的崗位和定義完全不同。在互聯網醫療行業,產品經理就應該是半名醫生,不然連醫療內容都不了解,還怎么去做產品。在金融行業,產品經理就應該是一名理財高手,不是說能夠賺多少錢,而是清楚每個支付的環節,交易的模塊。在旅游行業,產品經理應該是一個旅游達人,才知道出去旅游的過程,才知道如何找到合適目的地。
三、如何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稱之為產品,然后呢?根據這件事情需要考慮它的需求來源,需要思考應用環境,需要想到表面之后的內容。我們都知道共享單車現在很多,但盈利模式誰能說出來四個?是四個,不是兩個。1騎車費(這個其實是在賠錢);2押金(押金要1到7個工作日返還,少量還不覺得什么,如果有10萬量車的押金,一天的流水是多少呢?);3、投資方(這個等于是做資產);4呢?有人能考慮出來第4個嗎?第4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專利。就說摩拜吧,看他申請了多少個專利,以后別人若是想研發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若是不想研發就得像摩拜共享單車交納使用費。還是拿共享單車來說,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在做共享單車,而市面上卻只有一家在做共享電動單車呢?
1、良好的邏輯能力: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稱之為產品,然后呢?根據這件事情需要考慮它的需求來源,需要思考應用環境,需要想到表面之后的內容。我們都知道共享單車現在很多,但盈利模式誰能說出來四個?是四個,不是兩個。
1騎車費(這個其實是在賠錢);2押金(押金要1到7個工作日返還,少量還不覺得什么,如果有10萬量車的押金,一天的流水是多少呢?);3、投資方(這個等于是做資產);4呢?有人能考慮出來第4個嗎?第4個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專利。就說摩拜吧,看他申請了多少個專利,以后別人若是想研發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若是不想研發就得像摩拜共享單車交納使用費。還有5用戶信息,還有6廣告
2、盡職的心態:產品經理往往需要同時和多個部門配合,而這也加大了你跟其他部門產生爭執、摩擦的幾率。當你逐漸養成并習慣于先解決問題而不是將個人情緒帶入工作,你就能慢慢控制自己的情緒,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然后,無論性格多么沉默、內向的產品經理,在工作中都會或多或少的變得開朗、活潑起來,并且變得富有感染力。因為在工作中你需要長期扮演乙方,所以就必不可少的需要笑臉面對其他人,并且靠你的感染力,推動別人樂于協助你,最終達成你的目標。
3、多一分的付出:多比別人做一點,多付出一點,你就能獲得更多。多一點付出并不是沒有回報的,你可以盡快的掌握行業知識,你可以比別人更加數量的掌握軟件,你可以比別人更多的思考。
4、積極的心態:產品經理在跟朋友談論某個話題,如果這個話題是產品經理感興趣的,產品經理就會不由自主的夸夸其談,然后從各種角度來進行分析,只恨自己給的信息不夠多。在或者每每去超市購物、去醫院看病、去景點游玩,總能將某個不爽歸結到抱怨“用戶體驗不好”,然后又非常開心地意淫出各種優化方案,自嗨的不亦樂乎,只恨自己不是這個地方的老板!在飽受打擊的時候,能夠馬上轉變心態去面對。在收到批評和職責的時候,能夠盡快的調整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區。
5、抗壓能力:工作的壓力、溝通的壓力這些都需要壓在產品經理的身上,產品經理比別人更多一份壓力的原因是:產品沒做好,可以和其他部門都沒關系,但產品經理是有必然的關系。產品經理需要有良好的抗壓能力,能夠抵抗的住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并且能夠吸收。簡單一點,做個萬金油一樣的產品經理也不錯。
6、加法和減法:產品需要不斷的提升功能,增加功能來滿足用戶;但同時也需要考慮哪些功能是不必要的,哪些功能是可以放到下個版本去做的。
7、堅持學習:堅持是一個良好的品德,我曾經為了堅持去跑步,從3公里到5公里,在到一個月跑兩個馬拉松,一個月跑量可以達到200公里。堅持學習,多學點總歸沒有錯,可以轉變學習的思路,可以去看小說,多下幾個,每個看小說的APP的應用都是什么樣子的,看書的設置都有哪些。
四、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
1、開會:每日的開會,有效率的無效率的,跟產品相關的會議都會叫上你。
2、BUG收集:不光是要提報給研發去修改,還要考慮為什么會出現這個BUG,是代碼的問題還是用戶使用的問題?是在特定場景下出現還是隨機會出現?
3、反饋意見:用戶反饋、市場反饋,反饋的內容需要吸收整合。
4、三大文檔:BRD、MRD、PRD的編寫與更改。在產品前期寫好后,后續還要根據版本的升級,需求的改變去更改文檔。
5、各種圖形:思維導圖、組織架構圖、用例圖等
6、排期表:甘特圖,把控項目的進度。
7、原型圖:低保真、高保真。
8、溝通:設計、交互、研發、測試、運營、市場、客服、用戶。
9、數據:活動數據、日常流量、單個模塊的訪問量、觸發效果。
10、分析:競爭對手的產品,同行業的產品,其他行業優秀的產品。
11、學習:本質工作內容學習、其他輔助內容學習。
12、記錄:記錄表,記錄生命周期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13、思考:整理思路,版本迭代、功能應用。
五、如何提高產品經理的職業技能
總結下來就4個字:勤學苦練。
勤:碎片化時間的收集,在上下班的地鐵上。
學:定期定點定量。
苦:比別人多做一分,只要多做一分就可以。
練:聯系軟件,模擬生命周期做整個環節的練習。
六、總結
認真、努力、勤快、學習、思考、靜心,這就是一個產品經理該有的品質。清晰地認識到自己長處,找到最適合發揚這些長處的環境,找到最適合自己為之奮斗的產品,從而能夠發揮出最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