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天,昨天晚上還是沒有能夠按時入睡,我不想睡覺,所以狂刷娛樂新聞或者快手,最后兩點睡覺。
早上陪女兒上了古箏課之后,回來就上床睡了回籠覺,老公負責他們兩個的午飯。一直睡到一點左右,起床吃了點東西。然后刷了會爸爸去哪里。大概給女兒說了一下她要寫的作文的思路。緊接著女兒去做完了今天古箏練習的任務,我覺得心里比較輕松了。
下午的時候在半睡半醒的時候聽了得到的音頻,很多幾門當時買的課程現在都已經一年期了。他們都是按時按點的走了一年了。相當于一年期的目標已經完成。而我在這個長期目標中卻沒有堅持下來。
我在想,也許我定這個專欄的目的就是想找一個帶動我的人,可以早起,并且將一件事情堅持下來。這里有些專欄里面的內容對我來說可能用不上。
今天聽劉潤五分鐘商學院,他說他之所以能做這么多的事情,是因為超高的自律還有效率。自律的習慣如何建立?
首先要明白為什么要自律做一件事?你想在哪個方面自律?怎么能夠讓自律稱為一種習慣?
每天的早起聽一個老師的專欄,這個就是一種自律,聽專欄讀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一種可以讓自己找到方向,并能堅持往前走的動力,還有就是對自己的視野是一種全新的寬闊,想問題的方式的變化。
晚上心里發急就是不知道要做什么,想去唱歌,但是看一下表覺得臨時約人不靠譜。帶著孩子去附近轉了一下,吃串串的時候兒子因為姐姐沒有讓他自己拿吃的,生氣的把姐姐幫他拿的東西扔到了地上,我竟然又沒有控住住自己反手給了他耳光。為什么我自己就控制不住自己呢,我是有多內疚。心里不止一次的罵自己,其實只要自己能耐下性子來,給孩子說話還是很享受的,況且我的兒子真的是個可愛又嘴甜的家伙,如果我再這么變態,我真的害怕自己的兒子不跟我說話,或者是像我一樣。
回來的時候我要求女兒下次說話的時候要想著怎么把話說的好聽,我責怪她在別人道謝的時候不回話。責怪她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故意說不要的話,或者語氣不好的話,但是還是去把要做的事情做了,這樣子她自己心不甘情不愿,別人也覺得很不舒服。我覺得這個就是我的一個翻版。我就是這樣子的,平常家人讓我幫忙的時候,嘴上嘮嘮叨叨不情愿,最后還是去做了。為什么既然做了,就不能做的讓別人覺得舒服點呢?為什么還要做了事情還不落好呢?我得有多變態,才能這個樣子活了這么多年呢?
我深深的感受到習慣真的是不好修改的一個程序。每次在要做事情的時候我的情緒都會有一個空白期。比如今天要讀財務書的時候,書已經放在桌子上了,我卻沒有去翻看,腦子里還是覺得有一條溝跨過去我才能看書,這個溝讓我覺得我要看書的時間很少,少的我可能看不了目錄就會合上書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其實翻書往下看的動作就是個不到五秒鐘的事,你只需翻看往下看就行,想那么多干什么?變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