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第1天,假日中。
今天的假日,于我,只是概念上的假日,沒有休息。于二醫院為患者治療的醫生,也是概念上的假日,沒有休息。
自4月21日始,住院治療我的頸椎。在住院治療過程中,我接觸、認識了很多醫生。對醫生的工作有了更直接的了解。
在這里,我不想說醫生的治療技術,我只想說醫生的敬業和辛苦。以前,我覺得做醫生很牛的,亂開藥、過度治療、態度差等等,患者在醫生面前只有任其擺布。我也搞不清楚為什么在心底會有這樣的印象,也許是媒體上各種醫患糾紛信息的泛濫所致吧。但在二醫院住院治療的十余天里,所見所聞,完全改變了我心底潛在的對醫生的灰色看法。
我的主治醫生和為我做理療的醫生都是年輕人,但是他們的職業操守卻讓人敬佩。
首先是對患者的態度。我的主治醫生是個三十出頭兒的女醫生,問詢患者情況時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樣,讓人沒有壓力。給患者的治療方案也和患者溝通得很到位,讓患者清楚如何配合治療。在生活方面能夠給與細致的指導。理療科的醫生一共有七八位,分兩個房間,推拿一室和牽引室。科室里目前的狀況是患者多醫生少,所以每天自八點上班開始一直到下班的工作時間里,房間里坐滿了等待治療的病人。有上年紀的老人,也有兩三歲的孩子。有個別年輕媽媽來做理療,孩子沒人看,負責登記的大夫和其他偶有空閑的醫生還要幫著患者看小孩兒。我看著幾個大夫在片刻的空閑里倒替著為患者帶小孩兒的場景,心里滿是感動。
再有便是敬業精神。醫生加班是常事兒。我常常看到我的主治醫生很晚還不能離開病房,在重癥患者病情突變的時候放下年幼的孩子大半夜地趕到醫院里來。醫生的工作時間遠不止八個小時。按規定,理療科的醫生們早上八點上班,但是,每天都要有大夫在七點鐘必須到科室,給患者打開熏蒸室的房門,其他大夫也會在七點半至七點五十提前到科室,做相關的工作準備。五一放假期間,為方便患者治療,理療科室沒有休息。這樣,醫生的孩子便遭了罪。陳醫生的愛人也是醫生,兩個人上下班時間銜接不上,孩子便一大早和爸爸到醫院里來等媽媽下班來接。孩子大約五六歲的樣子,有時候想和爸爸說話,但是爸爸正詢問患者的病情,便讓爸爸訓斥幾句,孩子只好委屈地走開……孩子一個勁兒地看表,等著九點鐘,媽媽下班來接他回家。在一旁看著,很心疼……
我做過很多年教師,從小學到中學。對于老師的辛苦,有很深的體會。以前總覺得現在的孩子不好管,老師是天底下最辛苦的人。現在想想,以前的那種認識和想法過于片面了。隔行如隔山,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和無奈,每個職業人都在堅守自己的職業操守,每個人都在社會機器的運轉中努力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有時想,凡事都有得失和利弊。我如果不生病,就看不到這些,就不了解這個群體。我想,我看到的,也只是醫生工作的冰山一角。他們的努力,他們的付出,他們的無奈,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