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驅動力》這本書是暢銷書作家丹尼爾.平克40年研究的結晶,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積極性的看法,提出了當下最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今天就用一個清單提煉這本書告訴你的秘籍,祝你在人生之路敢闖敢拼且動力十足。
1.驅動力:心理動力學認為人的行為是從繼承而來的本能和生物驅動需求中產生的,而且為解決個人需要和社會要求之間的沖突、獲取最佳生存狀態、達到生理喚起和心理滿足的行為提供的力量。驅動力對于人的作用相當于汽油對于汽車的作用。所以,以下提供4種提高驅動力的方法。
2.第一種驅動力:生物性生存驅動。我們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需要生活所以去工作,是最基本的驅動,也只能滿足我們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但不能刺激我們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
3.第二種驅動力:外部獎勵+懲罰。俗稱蘿卜加大棒,只有在簡單機械的流水線上工作的時候,獎勵和懲罰機制才比較有效。如果工作涉及創造性,需要全身心投入的時候,反而會起副作用。
4.第三種驅動力:內在獎勵。也是我們最值得擁有的驅動力。指希望自己把事情做好的動力,比如內在愉悅感。微軟百科全書和維基百科全書就是很好的例子,維基百科數以萬計的志愿者來源于內心的熱愛,以至于打敗了微軟的專業人員。如果我們能調動我的積極性,做事情會更有效。
5.增加第三種驅動力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創造產生內驅力的環境,一是提高自主性,自由的決定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時候做,這一點適用于管理層對于下級的管理或者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二是創造心流狀態,即做難度稍微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創造既緊張又刺激的狀態,就像游戲打怪升級一樣,把工作當成玩樂,設計不太難的工作,提高專心的狀態;三是制定正確的內在目標,把如果...那么的思考模式,變成既然...那么...的思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