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1)
考研成績快公布的時候,張師姐忐忑不安地找我聊天。
下午五點開始放榜,一點鐘她就開始焦躁不安了,一個勁地問:“師弟,你緊不緊張?”我說我緊張什么啊,又不是我考。她卻說:“別裝了,你一定很緊張對不對。”
幾輪被洗腦下來,我還真的莫名其妙緊張起來。
這讓我想到三年前,高考成績要出來的時候,我是徹夜徹夜無法入睡,焦慮恐懼中又摻雜著對未來的期許,從未發覺時光這樣漫長。腦海里早已幻想了無數種結果,做了無數種最壞的打算,甚至想好了要怎么在不同結果下應對家人和朋友。
直到最后我安慰自己:只要好好活著,一切就還有希望。
結果出來后,比我想象的還好,同班同學給我發來祝賀,我說:“可是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們,考試那兩天,我發燒了,幾乎是靠薄弱的意識撐過去的。”
是的,本應方寸大亂的我硬是平靜地度過了考試。
其實一直以來我的心態并不好,是極其不好的那種,是只要有人在旁邊看著就連字都寫不好的那種,而且每到考試前幾天就必定睡不著覺,緊張得飯都吃不下,所以考試的時候總會鬧一些毛病。
可以說,在心理素質這一方面,我與一般人就差了一條長城那么遠。
在高考那樣嚴肅的時刻,我的心態更是可想而知。
不一樣的是,即使是極糟糕的心態我也能正常發揮。
因為我深知自身的缺陷,所以早在兩年前我就開始磨練自己,我故意嘗試讓自己在各種各樣槽糕的狀態下去應對每一次考試。例如徹夜不睡覺讓自己疲憊不堪,例如故意遲到減少自己的做題時間,例如喝一大瓶水讓自己憋著尿考試,甚至故意讓自己吃壞肚子……
所以到最后,盡管心理素質不好,我仍然可以做到把所有的情緒丟到一邊只是做眼前的事,因為各種情況我都模擬過,知道該怎么處理了。
世界上本就沒有什么康莊大道,所有的四平八穩都是海潮長年累月的沖刷、積淀,你總在抱怨時運不濟,現實使然,你總看見別人的天賦異稟,處變不驚,卻從來沒有想過改變自己,于是在現實的逼迫下默默接受了這一切。
其實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事,要么就是方式不對,要么就是努力不夠。沒有天賦就用時間來換,沒有好辦法就用老辦法走下去,想要不一樣,那首先就要做從來沒有過的嘗試啊。
? ? ? ? ? ? ? ? ? ? ? ? ? ? (2)
說起來,認識張師姐已有十年了,在那個社交網絡還不發達的21世紀初,世界還很安靜,只是聽風看雨等葉落的日子。沒有大屏幕的電視機,沒有減過肥的電腦,也沒有app泛濫的手機。
那時候我住在一個山區的小鎮,五年級,在身邊的小伙伴幾乎都跟著父母種地的種地,放牛的放牛的時候,我學會了寫信,學會了在雜志留言,學會了交筆友。
張師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六年級,住在武漢,我當時只知道那是個離我很遠很遠的地方。我喜歡叫她姐姐,她總會說,弟弟乖。
當時鎮子上人們的普遍觀念是小地方沒有什么教育資源,讀了也比不上城里人,不如早點出來做事。在很長時間里,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以為天空就只是那么大,玫瑰就只有紅色,豆腐腦就只是甜的。
直到有一年生日,媽媽拿來一本《世界兒童》,她說:“兒子,你長大了,今年開始就不送你玩具了,這是幫你訂的雜志。雖然媽媽沒讀過很多書,但是媽媽知道知識才是最好的禮物。”
之后的每個月,我最開心的事就是收到郵遞員叔叔送來的嶄新的雜志,當然,開始寫信后,我就更期待信送到我手上那一刻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夢想,知道山外有山,天高任鳥飛,知道這個世界很大,生命之外還有生命,不能只是停留在這里。
對,我要飛,飛去更高的地方。
當大家還只是上課傳紙條,對著一篇400字作文發難的時候,我已經寫了一封又一封長篇大論的信。
當大家還只是三五成群玩著捉迷藏、丟沙包,我已經交了一個又一個外國的筆友。
老師總夸我我寫作很有天賦,視野很廣,其實我知道這都是跟不同的筆友交流的結果。
六年級的時候我跟爸爸說,我想轉學,去縣城里讀書。
這讓我過上了每天一大早趕班車的生活,鎮子里到縣城要半個小時。我從來沒有離開家那么遠,但是我的心里很開心,不只是發現自己開始獨立了,更感受到自己正在發光發亮。
別人都認為我不合群,好高騖遠,但沒關系,管你們怎么說,我已經找到了通往新世界大門的鑰匙,我就是想讓自己不一樣。
后來一路成長一路跌撞,我從縣城考到市里,最終來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大城市。
霓虹燈比我在電視上看到的更美,但我知道有些人這輩子也無法親眼所見。
? ? ? ? ? ? ? ? ? ? ? ? ? ?(3)
張師姐說,她當初考研完全是為了爭口氣。
因為初高中的吊兒郎當,她高考失利落入一所三本學校,就是那種985、211永遠也不會正眼看的野雞大學。可想而知,在那樣90%的人都是畢業后直接就業,連老師都是三流的學校里,若想有什么學習氛圍或者考研的想法簡直是不切實際,異想天開。
大二那年暑假,學校發了一張《暑假社會實踐表》,說是大家可以隨意去玩,隨便做個兼職蓋個章就可以敷衍交上去。師姐不甘馬虎搪塞,就去了報社當實習攝影記者,跟著主編跑新聞跑了整整一個月,一同去實習的還有一個在985高校念書的同學。
實習結束的時候,她把那張實踐表寫好后交給主編寫評語。不料主編一看,冷諷地說:“張同學,你就只寫這點啊?果然三本還是和一本不一樣啊。從對待實習的態度就能看出來,別人用的是一個牛皮袋,你就一張紙。”
“我學校又不是沒有牛皮袋,只是大二不用這樣正規的實習罷了。就是歧視嘛!”那時候她的內心就像被一萬只草泥馬踏過。
回去的路上,她拍拍肩膀,就決定考研。
曾經有人跟我說,一個人如果總是成功,那么他就會一直成功下去,而一個人總是失敗,那就會一直失敗下去。因為失敗只能收獲失敗的教訓,而成功的經驗和感覺可以復制。
這句話在一定程度是對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如求學這條路,小學的馬虎成性會牽扯初中的學習習慣,初中的不努力又會影響進入好的高中,學風不好的高中致使考入重點大學的幾率被降低,如此惡性循環。
就像整天跟著混世魔王在一起的人,一定做不了武林大俠。
有些人發著光,你靠近他,你的身上也會被照亮。
但當你發現找遍周圍都沒有一絲光亮但又不甘心妥協的時候,那就自己努力成為一道光啊,誰告訴過你自己就不能發光。
師姐便是如此。沒有學術氛圍沒關系,一個人也可以自成一派;沒有指導老師沒關系,一遍學不會那就三遍四遍;沒有支持鼓勵沒關系,有夢想的人誰在意那點鮮花和掌聲。
有時候一些公共課不想聽,她就在下面看考研的書,其他同學看到了就問:“你考研!?”那表情比看到火星撞地球還驚訝。
為了免受異樣的眼光和打擾,也怕考后成績不好打臉,后來她索性偷偷復習去了,也不告訴其他朋友,每天起早貪黑就一個人到自習室看書。
一開始的時候實在是堅持不下去啊,長期的惰性和希望的渺茫折磨著她,她就對自己說:不行,絕對不可以放棄,想想那些蔑視的眼光,怎樣都不可以認輸。
你知道每個優秀的人背后都有一段孤獨隱忍的過去,當一切掙扎變得麻木,忍耐成為平常,苦楚熬成習慣,所有千溝萬壑就只是平凡之路。就像跑馬拉松,剛開始累的時候感覺很難受,可再撐一會兒也覺得沒什么了。
那段暗無天日的時光里,師姐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艱辛,每天凌晨兩三點睡覺,幾個月不出門,沒有任何娛樂活動,人丑了一截,詳盡的計劃表上打滿了一個又一個勾。臨考前的一個星期,她已經把專業課背了七遍,政治小草紅寶書精講精練和1000題各一遍,肖四肖八和十年真題各做了三遍,米三做了一遍,英語單詞輪了兩遍,大小作文每天寫,并背完了二十篇佳作。
即便如此,她仍覺得不夠。
當然,也有過一些意外,比如曾經在自習室被某奇葩騷擾,比如兩條腿曾被爆炸的熱水瓶燙傷被迫回家休養了半個月,比如晚上回家曾遇上劫犯搶走了所有的錢財包括學習資料,比如……
只不過任何艱巨在堅持面前,都微不足道了。
放榜的時候,就像你想的那樣,師姐過了,而且過了好幾十分。
那天晚上,她跟我說:“弟弟,我好感動,你不知道我哭了多少場。”
我說:“我知道,我也好感動。”
內心潛臺詞其實是:他娘的總算不負我耗盡心血費盡口舌整整一個下午啊。
“姐姐,假如你復查成績發現其實成績沒有那么高怎么辦?”
“要沒考上那我今年也要這樣過,再來!”
其實,跟誰在一起,有沒有人陪,孤獨還是溫暖,都沒有關系。
想要不一樣,你自己就可以發光啊。
作者:謝超,待拯救的大三狗,公益愛好者,喜歡記錄平凡生活的小溫暖,要開始寫好多正能量故事的boy。新浪微博@謝大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