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貓苒苒
我覺得自己并不傻。
但是有時候,被朋友訓起來,真覺得自己是個傻逼。
A.
我是個悶騷到極致的人,也就是遇到事兒,表面風平浪靜,內心波濤洶涌到連我自己都害怕的那種。
悶騷類,有一個共通點,能忍。
我們從內心深處秉持著一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行事準則。
被老板冤枉了,受委屈了,我忍。
被同事拜托幫一些很為難的事情,支支吾吾,不好意思拒絕,最后為難自己到胃疼。
生活中,被某些不太靠譜的朋友占了便宜,開了玩笑,明明心里不舒服,卻還要笑嘻嘻的表示自己的大度。
臥槽,我這么能忍,怎么就沒變成忍者神龜呢?
朋友們沒少數落我,罵我怎么這么沒出息。
被老板冤枉了,就找老板理論啊,不該你受的委屈干嘛要承受?替他人背黑鍋,別人會感激你嗎?說不定還在背后偷著樂呢。
你是不是傻?!
那些同事有事沒事兒就讓你幫忙,你是打雜的還是他媽啊?復印掃描這么簡單的工作,沒腦子的也該會啊,你把他們的事兒都做了也沒見他們分工資給你,自己的工作被占用時間,亂的一塌糊涂,有誰來幫你了?
你是不是傻?!
還有那些所謂的朋友,這么愛占你便宜,擺明了就是把你當冤大頭了啊,你還指望他們心里會覺得內疚來補償你嗎?他們只會嫌占便宜占得還不夠多。開玩笑?那是開玩笑嗎?!明明知道你對這種玩笑很抵觸,還開,在傷口上撒鹽的這種行為算的上真正的朋友嗎?
你是不是傻?!
然后,我就真覺得自己傻。
就是呀,我這么善良干嘛呀,這么在乎他們的感受干嘛呀,我自己都被傷的千瘡百孔了,干嘛還要舔著傷口關心別人會不會不舒服,會不會不高興,會不會生氣呀?
然后,我學會了據理力爭。
然后,我學會了強有力的拒絕。
然后,我學會了剔除掉虛假的朋友。
B.
因為不想讓自己受委屈,所以我總是在被冤枉誤會后,激動的和別人理論,情緒激昂到別人都怕了我,見到我有時甚至會繞道走。
"她以前不是這樣的,現在怎么一點委屈都受不了,沒公主命還得了公主病了。"
"是啊,這工作哪有不受委屈的,像她這樣一點小事就跳出來理論,吵的不可開交,以后誰敢跟她合作。"
然后,我在老板眼里變成了愛頂嘴的屬下。
最后,居然還被孤立了。
臥槽,不是說不該我受的委屈就應該要據理力爭嗎?!
我哪兒錯了?
同事們以前都會笑嘻嘻的來拜托我做這做那,我一看沒時間或者不是分內事,就果斷干脆的推得一干二凈。
"這么簡單的事自己做就好了,你又不跟我發工資,而且我真沒這個時間……"
別的部門領導下達的任務我不好推,于是我就會找借口表示需要時間,短時間內做不出來,其實我只是不想為了無謂的事再加班到胃疼。
領導搖著頭離開,同事們則拿異樣的眼光看我,他們的確越來越少拜托我做事了,但,我們之間,溝通交流卻也越來越少了。
然后,我被批評工作散漫,消極怠工。
最后,居然被投閑置散了。
臥槽,不是說要學著適當的拒絕分外事的嗎?
我哪兒錯了?
跟朋友出去逛街,他們又要我掏腰包買吃買喝,我笑嘻嘻的表示今天沒帶錢,手機也沒電了,他們沒占著任何的便宜,然后就開玩笑說我怎么一下子變得這么小氣了,我也沒生氣,只是順嘴接了一句,我本來就是這么小氣啊,你今天才知道?
他們驚訝的看著我,收斂起了嬉笑的表情。
然后,我就被他們拉黑名單了。
然后,我在朋友圈就變成了一個"鐵公雞"。
臥槽,反正他們也不是真正的朋友,拉黑就拉黑,可為什么我心里就這么不得勁兒呢?
我哪兒錯了?
C.
閨蜜得知后,毫不留情的罵我,你總做第一個撕破臉的人,是不是傻?是不是傻?是不是傻啊你!!!
我有些惱怒,也跟她據理力爭。
第一個撕破臉怎么了?他們能做出那些事兒,說明根本就沒在乎我的想法,我的感受,他們都不在乎我了,我干嘛還要在乎他們?有必要維持表面的那層虛情假意嗎?!
閨蜜見我情緒激動,于是嘆了口氣,拍了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冷靜下來。
"我以前跟你的想法一模一樣,總覺得沒必要給那些我們討厭的人面子,做得出來那些事兒,也就別怪姐不給你好臉色,可是……"
她有意停頓了下。
"第一個撕破臉的行為,并不能給你帶來什么好處,相反,它會讓你變得更加自私和歇斯底里。"
于是,閨蜜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她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因為長得好看,性格開朗,所以和公司里很多人關系都很好,其中有一個年長于她的男人,對她特別好,人本性也不壞,只是,口無遮攔,老是喜歡拿閨蜜的大胸來開一些低俗的玩笑,剛踏入社會的閨蜜特別討厭他這一點,一次,兩人因為一件事大吵了一架,她沖他吼叫,說你以后再也不要跟我說話,我也絕對不要理你了。
那是一向性格脾氣很好的閨蜜,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和一個男人撕破臉。
兩人自此真的再也沒有說過話,平時遇見也視而不見。
兩年后,閨蜜辭職,與公司所有人道別,這時,一位年長的大叔問她,要不要也和那位道一下別。
閨蜜翻著白眼,我才不要。
大叔看她的孩子氣,笑了,還在生他的氣?
當然,都說了再也不理他了。
有這個必要嗎?
為什么沒有?我就是討厭他開我那種低俗的玩笑。
但是你也知道他并沒有惡意,他就是這種口無遮攔的人。
閨蜜皺著眉頭,不說話了。
丫頭,你記著,不管你以后去了哪家公司,不管遇到什么樣的人,都千萬不要做第一個撕破臉的人。
你和他道別,他一定會很高興,因為是你主動把這個結解開,在他心中,你會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印象,即使,你們以后再也不會見面,但你的這個行為,體現出了你的涵養,你的素質,你傳達出去的,也是正面的,而且如果有緣再見,也不會尷尬,這有何不好?
第一個撕破臉,就好比爭吵的兩人,突然揮起了拳頭,不管爭吵的話說的多難聽,第一個動起手,那就是先犯錯。
閨蜜看著我,語重心長。
你的所作所為,就像是第一個揮舞起拳頭的人,你所有的對,在那一瞬間都變成了錯。
我愣了半天,然后才反應過來。
想起之前,一受委屈,就不分情況,不問緣由的找老板理論,沖動魯莽的我,所受的委屈在那一瞬間似乎從所有人心中消失,只有那個歇斯底里,激動的面紅耳赤跟老板頂嘴的模樣;想起之前,同事一找我幫忙,不問輕重緩急,不分大小悉數拒絕的我;想起之前,朋友逛街一開口讓我買東西就像踩到尾巴的貓反嗆他們的我,那些情緒,那些言語,簡直就是撕破臉最好的證明啊。
臉都被我撕破了,還怎么跟我維系那表面的平和?
臥槽,我果然是個傻逼。
D.
不做第一個撕破臉的人,是一種涵養。
它不是虛偽,不是做作,而是善良與大度。
想一想,被討厭的人罵了,被信任的人騙了,被喜歡的人耍了,可是,卻依然保留著自己最后的一絲大度與忍讓,不主動去挑起事端,不主動去撕破臉皮,不主動去渲染和數落對方的種種過錯,這不是大度是什么?
這樣的涵養,豈不是難能可貴?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很多時候都像是一種博弈,要想在社交圈如魚得水,就要學著打太極拳,擁有四兩拔千斤的力道,而不是直拳,上勾拳,擺拳,橫沖直撞,最后,卻讓自己頭破血流,傷痕累累。
朋友,不管對方是什么樣的人,請不要去做第一個撕破臉的人,給對方和自己一絲余地,保留自己內心的大度和寬容美德,不要讓自己變成我們自己都很討厭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