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能使我們擰成一股繩,無序能使我們散成一盤沙。規律本身不會變,能變的只有自己本身,遵守自然法則,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前段時間,晚上一個人開車去機場接人,到達機場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多鐘。
機場到達層,人流量依舊很多,一波一波的人從機場出口離開,場面非常有秩序。
這座城市一天24小時都在高速的運轉,無論是乘坐地鐵上下班高峰期的人們,還是夜晚的機場,這種有序的規律支撐著整個城市的發展,這也是大城市的魅力所在。
開車往回走的時候,發現汽車儀表盤的燃油指示燈在亮,提醒我車箱里面的油快用完了。這跟自己之前的計劃開始發生了變化,有種無序的感覺,慢慢地開始變得著急、焦慮。
這時,四處在找加油站,不過導航很給力,很快讓我找到了加油站,到達加油站入口,發現工作人員全部下班了,加油站的燈也全部熄滅。
因為是機場地方有點偏,要找一個合適順路的加油站還真不容易。
這時就在想,如果車走到半路上沒油了,車走不動了,怎么辦?是不是該叫拖車?即使叫了拖車,大晚上拖車公司,也不一定能第一時間處理,而且拖車費用肯定不便宜。
于是,我在半路上下了高架,在一個紅綠燈路口,把車停了下來,搜索附近的加油站,離我大概不到2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加油站,這時終于得救了。
加完油,汽車儀表盤的燃油指示燈不在亮了,對車箱的油焦慮感也就消失了。
正準備出發,焦慮感又來了,我要怎么走才會快一點到達目的地。
加油耽誤了不少時間,眼看馬上就到12點半了,手機電量不足10%,回去路上要靠手機導航(很少開車)才能回去,路程起碼還有40分鐘。
想著明早還要去公司上班,包括現在走的路完全也是在自己的計劃之外,同時也把自己的生活規律打亂了。
在這個無序的規律當中,也讓我體會到了,生活背后的一面,人都會有孤獨和艱辛。
我們平常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有序的生活節奏規律里面,如果這種有序的規律,有一天被打破了,你會如何面對?又如何去做?
日常的生活多少會被這些“小插曲”干擾到自己正常的生活。
可是,小插曲只要進入了生活,所有的秩序規律好像都被打亂了一樣。有人會想“有序的規律為什么不能順順利利地進行下去?
要回答這個問題只有一句話“你在做夢”。
生活缺乏了這些小插曲還能叫生活嗎?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是由這些小插曲的分解~組合而成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去面對小插曲給我們生活所造成的困擾。
在時間和空間上可以為這些小插曲提前做好規劃,當事情發生的時候,就能夠從容的應對。
人生的規劃越明確,幸福指數會更高,因為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努力,對事物的掌控感和幸福的體會感也會更高。
人生規劃越混亂,可能每天不得不應付一些瑣事,把大量的精力花在被動應對一些事情上,對生活的掌控感會越來越低,導致后面越來越差,同樣幸福感也會越來越低。
所以說有序的規劃對我們的人生更重要。
無序混亂的日子,每天會讓人抓狂,不得不被動應對很多問題,似乎好像有做不完的事情。
有人會覺得做計劃好累,但又覺得在面對事情的時候“有心無力”,相比疲于應對的日子,還不如一開始就未雨綢繆,讓自己的生活養成一種習慣,有序的規律才能夠進入良性循環。
有序的規律運轉,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模式,將自己更多精力花在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而不是在重要緊急的事情上。
比如:閱讀和寫作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短期來看不會產生太大的變化,但通過時間復利的積累,在以后一定能夠帶來巨大的收獲。
這些細微、細小的習慣,看上去微不足道,但真正厲害的人、牛逼的人,就是通過這些細微、細小的習慣賺的盆滿缽滿。
當然還有很多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例如我們需要每天鍛煉身體、健康飲食、維系親人關系等等,這些長遠來看都是對我們很重要的,因為他關系到我們未來的成長。
如果是在火燒眉毛的時候你再去救火,會筋疲力盡,根本不會有騰出時間來學習,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專業水平。
所以我現在更喜歡提前做計劃,年規劃,月規劃,每周計劃,每日清單。甚至在每次出去游玩的時候也會提前做好攻略,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嘛!
將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提前優質做完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時間來讓自己休息放松。
雖然在有的人看來這種每天有序而規律的計劃乏味無趣,但是在有序之中卻有游刃的空間,因為在對事情有了掌控感之后更容易獲得成就感,進而獲得幸福感。
而表面上自由隨心帶來后續的混亂,最終不得不去被動應對這些事情,每天疲于奔命,是否能擁有自由和愜意的生活想必只有自己知道了吧。
心里學家卡爾.榮格說過這樣一句話:你的愿景只有在往內心看的時候才能變得更清晰。向外看的人,做夢;向內觀的人,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