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周末,懷著自己兒時的夢想帶孩子去參加了一個樂高機器人的早教課,孩子玩的不亦樂乎,我也不禁感嘆這次奇妙的“旅行”...
來到活動中心,我被毫無意外的塞了一份登記表,毫無意外的出現(xiàn)了:
- 姓名
- 聯(lián)系方式
- 職業(yè)
- 你是怎么知道這次活動的
- 你選擇這么課的目的是什么
- ...
出于對免費試聽課的回禮,我禮節(jié)性的填完了所有內(nèi)容,然后我就被帶到了一個房間欣賞孩子們的作品:
接下來,故事開始了...
一個看上去經(jīng)驗很豐富的老師走了進來,開始有意無意的寒暄,一陣暖場后,就開始給我們洗腦了...
<pre><code>您知道孩子的敏感期嗎?</code></pre>
<pre><code>...這個時候的孩子最容易養(yǎng)成的就是他的邏輯思維</code></pre>
<pre><code>這個課程在美國是MIT和教育機構一起研發(fā)的...</code></pre>
<pre><code>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很重要的...</code></pre>
我一面聽著老師聽似很有道理的話,一面突然想到了什么,繼續(xù)往下聽果然驗證了我的想法:
這是一次生動的備課和套路,所有的話術都是基于我填的問卷和過程中的潛在問題!
故事結(jié)束了,它很短,但說明了什么?
首先,這是一場生動的營銷課!
其次,我不得不佩服這位老師強大的備課能力和臨場分析能力,嚴絲合縫,邏輯清晰!
最后,我要說的是:
整個過程生動的演繹了標簽的生成和應用!
標簽來自于哪?
整個過程,我只填了一個調(diào)查問卷和過程中做了些簡單的對話,所以數(shù)據(jù)只產(chǎn)生在剛才的兩個過程中,那么:
<pre><code>標簽也是來源于【問卷】和【對話】中的數(shù)據(jù)。</code></pre>
當我填寫了性別【男】,那么我就被打上了【男】這個標簽;當我滔滔不絕和老師聊起樂高的在售商品,那么我就被打上了諸如【話嘮】,【入坑者】的標簽...
標簽如何驗證?
在調(diào)查問卷中,我刻意的亂輸了一些敏感信息,比如住址信息;當然,我也填了一些真實的信息,比如手機號,畢竟當面被揭穿面子還是會掛不住。
針對這兩點,老師在過程中不斷的通過一些問題側(cè)面驗證,比如:
- 您從那里過來,怎么來的?
- 您留的手機號是您的嗎?我們的一些活動信息會通過它發(fā)送給你...
這些不經(jīng)意的對話和觀察其實就是對標簽的驗證過程,這也是:
<pre><code>【主觀描述型標記】向【客觀描述型標記】轉(zhuǎn)變的過程。</code></pre>
怎么理解呢?
我填寫的性別為【男】,那是我對自己的主觀性描述,我可能是隨便填寫的;但從老師看到我那一刻起,這個就變成了一個對我的客觀描述。如果你質(zhì)疑這點,我只能...
所有的數(shù)據(jù)轉(zhuǎn)變?yōu)闃撕灒瑹o疑都是歸到這兩類:
- 一類代表 客觀性描述,它基于人們對事物的認知體系和推導過程
- 一類代表 主觀性描述,它基于人們在一定場景下對事物做出了自我描述
具體這兩類標簽怎么應用,后面文章會具體描述。
標簽如何使用?
這個問題,我覺得在這里是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因為故事的開頭已經(jīng)說過了。
- 老師利用掌握到的各種標簽,成功的定義了我
- 并在過程中不斷的豐富完善她對我的認知
- 同時利用標簽對應的備課,如滔滔江水般向我推銷
- ...
我?guī)缀醵急徽f服了,但一個問題讓我放棄了...
<pre><code>對于一個早教課程,如果沒有在家同步的練習過程,我很難想象它的效果!</code></pre>
很顯然,這筆生意沒有談成的原因就是:他們并沒有針對我的這種“特殊”需求設置相應的策略。這其實是:
<pre><code>事件型標簽的響應過程。</code></pre>
先賣個關子...
上一篇 (一) 海洋奇緣 Mo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