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時間:2019年3月11日
作者:上官繪本
地點:上海集羽樓
話說上回三人準備去蘇州游玩呢!當天商定完畢后各自忙各自的,然后就睡覺去了。
當夜深了,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怎么就沒商量好幾點出發啊!哦!好像聽大師兄說,吃完早餐就出發。于是,我又倒頭睡著了。
第二天,當鳥兒嘰嘰咋咋的聲音從窗外傳來的時候,我就醒了。看了看手機,也不過就5:30的樣子。不過,整個樓倒是安安靜靜,聽不到有人起床的聲音。于是,打開手機又開始碼起字來。
碼完一回大概也就7:00時分。師姐已經洗漱完畢,于是我也就匆匆忙忙的起床、洗漱、吃早餐。再然后就是收拾行李,整個過程大約去了半小時左右。這時師兄已經來了,于是三人便興沖沖的準備下樓了。快要走的時候,清清師姐還把充電寶借給我了。不等我說話,她略帶埋怨的口吻說,應該早點走的。我回頭就是一個笑臉,啥也沒說。她說得本來就對,我必須要接受,尤其是帶頭的人。大家看著我們仨笑吟吟又開始調侃:只聽清清姐笑著說了一句,你們倆可不要把上官給弄丟嘍!我抬頭看了看大師兄林旭,再看看師姐雅韻,心想,這倆退休干部,沒準在他們心里我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這么思著的時候于是三人就下樓了。站在樓下抬頭看看天,一時思來《蘭亭序》里有一句“是日也,天朗氣清,惠豐和暢”……吟到這兒自個停了下來。心情自是好級,不過此時發現一個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細節。什么呢?身份證還在剛換的衣服兜里呢!于是大喊一聲,糟糕!大師兄,師姐等等我。然后噔蹬蹬又上樓了。這么一上一下一時竟然開始心疼起自己來。當到達六層的時候,我輕輕推開門,一溜煙的轉到了自己房間去了。于是心里暗自慶幸,還好,清清姐沒看見我。
等我再一次出現在樓下的時候,兩人正在發愁。看我遠遠的跑來,于是二人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于是站在路邊開始招手打車,大上海的打個車簡直是太難了。一是樓下出租車不多;二是因為現在的車都好似被提前預定了似的,各車有主。于是仨人朝地鐵十號線直奔而去。
上海虹橋火車站是離集羽樓最近的車站了。而且車次比較多,普快、動車、高鐵一應俱全。如果坐動車,也就四十分鐘左右到蘇州。
當我們離開上海到達蘇州站下車的時候已經是早上九點了。于是,按照計劃,出了南廣場,打個出租車直奔寒山寺去了。
蘇州的天氣也是奇特的好,等出租車穿過地下通道、行駛在藍天白云下的姑蘇城時,三人就像放飛的鳥兒一樣各自喧鬧起來。
我出門有個習慣,喜歡打聽些與這個城市相關的話題;師姐雅韻是東北人,比較小心,生怕出門上當受騙;大師兄是廣東人,說起話來口音較重干脆少說。不過,三人在一起又是另一番光景。
我是從來不擔心禍事臨頭的,除非有人拿著刀子準備把我殺了,要是反抗無效的話,我起碼也是劉胡蘭一類的,根本就不怕死。
不過我看著他們開心我就跟著開心,骨子里,我其實很好玩。
話說這仨你一句我一句的說開了去。也不知這許多了,雅韻姐姐看我滿不在乎的樣子,好像也少了這許多防備。
也不知道司機行到哪兒了?我突然摸出手機充電,發現手機線還帶錯了。糟了!沒電怎么拍照啊!沒有照片回去碼字開始犯難了吧!不過,沒敢支聲。自個兒把小本本拿出來,把筆放在背包的小包包里,然后便又跟沒事一樣開心起來。
我們到達寒山寺的時間是早前9:30左右,當司機轉過路口,只見高高的廣告牌上寫著“楓橋勝景”四個大字。在前方的不遠處,已經可以看到高高的古塔了。
于是,下了車。師姐要買水果,我則看到售票處對面的餐館二字,然后準備就餐去了。
大抵是沒有找到喜歡的,也可能是不合師姐的口味,她干脆直接買水果去了。
這是一家不大不小的餐廳,進去坐定以后發現,除了我們,這屋子大概還有二三桌人也在就餐,也許是淡季的緣故,人少了就似乎冷清。當服務人員把食譜送到我手里,我竟然快速掃視一番,于是像發現天下美味一樣,一碗陽春面竟然就在眼底熠熠發光。于是,點了一碗陽春面。
師兄見我吃東西如此簡單,于是點了碗肉絲面。當服務員離開以后,這兩人竟然悠閑了下來。只有師姐在外面游蕩。
嘿嘿……一碗陽春面呢!第一次品嘗。不光是品嘗,回去還要琢磨下怎么做的。心里想著那份美好,于是吃得也是開心。
據說,陽春面是蘇式湯面的一種,又稱光面、清湯面或清湯光面,湯清味鮮,清淡爽口。是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面食小吃,是上海、蘇州、無錫、揚州、高郵、淮安等地的一大特色。
那我這算是入鄉隨俗了。不過,當服務員把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端上就餐桌,放在師兄面前的時候,我開心笑了許久。于是跟師兄調侃起來,由于屋內有其他人,于是我壓低聲音對師兄出一句,師兄!還是一碗陽春面,只是多了點兒肉絲。師兄也不回答,大抵是不知道我腦子想啥,于是一言不發。不過,時不時的還愣愣的看著我。
我正尋思,這陽春面和肉絲面原來這樣變一下就可以了。要是這樣,這陽春面是不是可以任意附加其它菜呢!只是這湯不要亂變。一時,我怎么覺得像是數字繪畫里移來幾棵樹或者幾片葉子這么簡單。
師兄倒是沒有看出什么玄機來,一個勁埋頭吃面。我發呆一會功夫,師兄吃完了就準備出大門去了。他沖我表示要出門的時候我也目瞪口呆。關鍵是同時就餐,我還余半碗,而他卻眨眼功夫吃完了。我看著一個空碗竟和一雙筷子又安靜的放在桌上。一時恍惚,心想,這師兄仿佛就是飄來,然后再飄走似的。這一來一去之間,只有我可以證明他曾今來過這里。
我吃的分明是面,又仿佛不是。不過吃完了我也就不管了,身和心瞬間統一,再然后背上背包,拿出小本本。像個孫悟空似的開始上路嘍!
話說這上官出了餐廳大門,然后急沖沖的跑的大師兄和師姐邊上。師姐也怪,剛才還一副著急的樣子。看我到了,一轉身,人瞬間消失。大師兄也不問,我則環視著四方,最后目光停留在一家賣包包的店鋪。只見師姐和柜臺的老板說著話呢!于是,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買包包啊!
師姐看我來了后,把一袋水果塞給我。我也不管,放在自己的背包里了。也不知道什么時候買了一瓶水,然后又塞過來一瓶水,我也欣然接受。這一定是專門給我買的了。嘿嘿……我也不道謝。一門心思的想逗師姐開心。
話說他倆有個習慣,到哪兒水杯和雨傘隨時帶著。我呢!這兩樣一出門就忘。就算是帶了,也指不定啥時候忘記放哪兒了,出門沒幾天準丟。所以,走哪兒吃哪兒。記得小時候爺爺老說一句話:空手出門,抱柴歸家。我仿佛記心里去了!不過,父親好像也主張輕裝上陣。不過,現在想來,對的事,在不同的環境里也會滋生出不同的結果,所以還是不能一概而論。
正當我倆人從包包店出來的時候,姐姐一臉淘氣的說,上官,我算是弄明白了。你呀!就是個隨性的人。我心里其實暗自高興,不過樂呵呵的笑個不停。事實上,我們有時候看到一個人,聽說過的一個人,和其本人本來就大相徑庭。
話說,我們仨這次出門是這樣分工的,去哪個景點,一去一來該怎么走。上官說了算!至于花錢的事,算是大師兄管,師姐則啥也不管。不過我們只要搭車,她是一定要說話的,時不時冒出一句,師傅啊別把我們扔半路嘍!有的師傅沒聽明白,反問一句,你剛才說什么了?她則支支吾吾也聽不清楚說什么就瞬間攪局。這事也就一了百了!每每這樣,我就想找個地方放聲的笑夠了再出來。她簡直太好玩了!
其實,我們有時候看一個人。遠遠的看去,是高矮胖瘦的差別;走近了是言談舉止的差別;真正了解了才是思想境界的不同。哪些看著似乎不可思議的人,你可曾知道他們都經歷了什么?因為經歷,所以簡單。因為經歷,所以復雜。
有人說,路在腳下,而我們正在路上。下一站就是聞名遐邇的寒山寺和楓橋了。
就當二人有說有笑的朝寒山寺的大門口大踏步走去的時候,大師兄已經買好票等候檢票地方了。于是,三人便相繼而進,這門也并不十分顯眼,仿佛就不是寒山寺的正門。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2019年3月11日寫作于上海集羽樓。
初稿!待修訂。
交流學習,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詩人VS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