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最強干貨,不服來戰(zhàn)!
結合自己的經歷跟大佬文章寫的,看完讓你受益匪淺!
沒有花過錢,沒有做過活動,甚至沒有找熟人關注。想要漲粉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的同學,可以往下閱讀,純干貨,不廢話,很良心。
引流:知乎、豆瓣、簡書
我只用過這三個平臺,各有攻略,各有效果。1、應該如何玩轉知乎?我們不是擁有上萬粉絲的大佬,所以一定要在答題的選擇上下功夫,否則沒人點贊沒人看得到,等于白寫。知乎的熱榜都知道吧,在熱榜的問題的確有很多人在回答,也有很多人在看,可是答題之后呢,有很大可能你的回答就被淹沒在鋪天蓋地接踵而至的答案里了。所以,純純的小透明,不建議去回答熱榜,我的建議是:回答那些頻繁出現(xiàn)在首頁的問題,而且要觀察:有沒有人在認真看。點進一個問題,發(fā)現(xiàn)高贊答案里有這幾天的新答案;按時間排序查看,如果最新的幾條回答都有零星點贊和評論的話,那么這道題就有回答的價值。 因為上述特征表明:確實有人在看,而且愿意在看完高贊以后看看最新的。這就是小白的機會,好好寫,爭取多拿一些贊,想辦法將內容與公眾號相聯(lián)系,借此引流。點進一個問題,發(fā)現(xiàn)高贊答案有前幾年的,也有幾個月前的,還有這兩天的;按時間排序,如果一直有人在回答,也有點贊的話,那么這道題可能會上熱榜,而且應該上過幾次熱榜了。這類問題經久不衰,永遠有人,可以放心作答。熱榜的利用,應該是事后的,也就是:我之前回答過了,后來這道題上了熱榜,而我已經在高贊了。這時候如果再去更新一下,被看到的可能性就更高。再然后,說不定就能開啟非常爽的漲粉模式。所以呢,個人認為:比起一個問題的關注量和回答量,可能熱度才是更重要的,只要熱度夠,不管有多少人回答,你的回答都有被看到的可能。玩知乎,運氣加成不少,但也有點小門路。天知道有多少公眾號是靠知乎的流量發(fā)的家,我自己也靠知乎的幾道題漲了大概4000個粉絲吧。重點是答案內容要與公眾號有聯(lián)系,這樣看你回答的人才有可能對你的公眾號感興趣,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就不用去管了。
2、豆瓣也能引流嗎?可能用豆瓣的比較少吧,我也是偶然開始用豆瓣寫日記的,沒想到能有引流的效果,而且我發(fā)現(xiàn)豆瓣流量并不低啊。流量最高的應該是小組,有的人就光在小組發(fā)帖,推薦自己的公眾號,但這一類多數(shù)是憑資源漲粉:關注即可領取XXX,然后隔幾個小時去手動撈自己一波。手握良心資源的可以這么干,我只能發(fā)日記玩玩。(雖然我資源也不少)比起知乎,豆瓣的好處是:發(fā)日記前可以選頻道投遞,那么常看這些主題的人就可以刷到你的文。 如果你的標題讓人有閱讀興趣,豆瓣的日記閱讀量還是不錯的,如果你能將內容往公眾號引導,引流效果也是可以的。我有好幾篇文在豆瓣閱讀量都好幾萬了,不比知乎差多少。我就是把公眾號的文發(fā)上去啊,最開始是發(fā)一些資源的整理,比如投稿啊兼職啊之類的,后來開始寫個人成長史,不得不說網友對這類勵志文的熱情真是永遠不減。現(xiàn)在,我每天打開豆瓣都有人點贊,有人評論,有人發(fā)私信給我聊聊天。等日記的熱度上去以后,就會收到這樣的私信: 引流?當然可以了!
3、簡書引流難嗎?說實話,有點難,但是我關注的不少個人公眾號是依靠簡書的,她們不玩知乎,就一直勤勤懇懇在簡書發(fā)原創(chuàng)。這樣的引流真是靠愛發(fā)電,靠讀者的愛啊。寫文章,配圖,該標黑體標黑體,該凸顯標題就去凸顯,搞定以后發(fā)表,投稿到專題,然后就聽天由命了。選專題時要有所選擇,不是說一定得被很多大專題收錄才能火,比如我的,其實只被兩個大專題收錄而已,閱讀量卻意外得好,到今天,這篇文一共被100多個小專題收錄。嚇死我了好嘛……簡書的標題也挺講究。說什么好……要怎么顯眼但不突兀地給公眾號打廣告呢?按理說,多數(shù)專題都有“不允許出現(xiàn)公眾號等推廣”的要求,那怎么辦?寫在評論里?讀者其實都不怎么看評論的。寫一個文章首發(fā)于XX公眾號?也可以。不過我是這樣干的:文章末尾不是有個贊賞鈕嗎? 贊賞上面的那句話是可以修改的,我就改成了:不用贊賞,喜歡我就來公主號XXX找我玩吧。是不是顯得既親切又可愛呀?以上,是三個自媒體平臺的引流攻略。我自己是三個都發(fā)文,現(xiàn)在有了一定基礎,漲粉趨于平穩(wěn),即使什么都不干,每天也能漲粉五六十,多的話一百多。 我稱之為撒網式引流,一開始可能麻煩點,但等有了幾個高贊回答,幾篇高熱度日記,幾篇小爆文之后,撒出去的網就會逐漸起作用了。
互推:認真尋覓,厚臉皮,再厚臉皮。找公眾號合作互推這事兒,相信搞公眾號的都不陌生,如何才能找到水平相當?shù)娜嘶ネ疲绾尾拍苡行q粉呢?首先,互推的模式是:閱讀量1000的推800的,800的推600的,600的推400的,400的推250的。所以呢,如果不能一下子就找到合適的人互推,那么不妨先去關注一些大號,然后去翻歷史文章,找他所推薦的,閱讀量不如他的號。再然后,就一步一步順藤摸瓜,慢慢翻,可以從閱讀量1萬的找到閱讀量100的,可以和你互推的號。看多了會發(fā)現(xiàn),很多個人號早就抱團了,日常互相推薦,我們要做的是往小的號找,唯一的方法就是一篇文一篇文地翻。這年頭手機屏幕都是電容屏,使勁滑只會摩擦起熱不會起火的,放心放心。其次,怎么才能找到那些閱讀量很高的個人公眾號呢?他們大部分都在簡書有賬號,找起來還是很容易的。實在不行,也可以去關注那些“XX讀書”,他們轉載的文章會標注出處,基本上都是來自很厲害的大佬號。最后,互推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厚臉皮。去年只有三四千粉絲的時候,我也和比我厲害很多的號做過幾次互推,因為知道粉絲數(shù)遠遠比不上人家(別人都開通流量主了,粉絲怎么也五千朝上),所以我只能拿閱讀量說事兒,在此要感謝我粘度極好的粉絲們。幸好,目前還沒有被拒絕過,大大們都是人美心善的小仙女。當然,我自己的閱讀量在四五百,也只會去找閱讀量在六七百左右的號,還真沒臉皮去和上千的大佬套近乎。
互推第二重要的是什么?是文章和文案。互推講究的是類型相似,你們倆的讀者才有可能流通,而不是一個學英語的去和一個做美妝的互推,那基本上沒多大意義,還會引起粉絲取關。所以,要盡量挑選和對方畫風相近的文章去推薦,即使兩個號的大體風格差別較大,如果文章對胃口,漲粉效果也是很不錯的。文案呢,我自己就吃過虧了。之前幾次的文案(介紹自己的文字),我真是寫得太實誠了。直到我收到對方發(fā)過來的文案,我才意識到臭美與自戀的重要性(……)要用精煉的文字把個人的魅力塑造到極致,所以文案要好好寫啊。以上,是所謂互推的基本要義。經過三個月的不懈努力,我終于也從腆著臉求人家變成了被請求互推合作的人啦。
引流與互推,在我看來是不花錢就能漲粉的最好方法,也算得上拼實力不走捷徑的正經路子。如果有足夠的啟動資金,其實花錢推廣也無可厚非,但對我這種吃土大學生而言,還真沒那么多成本可以揮霍。
最后,謝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