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只要和人打交道,建立關系,就會帶有一個目的。你和任何人都有關系,和戀人是相愛的,和朋友是互相關心的,和生意伙伴是合作的,和競爭對手的角力的。不止是生意對手,其實在任何一段關系中都存在這種角力。
而只要有角力,就會產生壓力。
哪怕是父母,他們對你有一個期待,你對自己也有一個,兩個期待只要不是百分百重合,角力也就隨之產生,隨之而來也就是壓力。
基本上,壓力是一切問題的開始,假如不能意識到壓力的存在,并且將其轉化掉,它將在潛意識無意識中緩慢累積,在身體里形成疲勞,沉淀,僵硬。
根據我對自己的觀察,在抑郁癥徹底爆發之前,我像一塊海綿一樣源源不斷地吸收著環境的壓力,并未意識到這件事有何不妥。只是從最開始的無憂無慮,偶爾因為磕碰不開心,逐漸變得大段地低落,偶爾快樂,再到完全不知快樂為何物,最后連活著都變成負擔。
我還記得系統集中地進行瑜伽訓練之前,時不時就胸悶氣短,動輒心悸的感覺。最開始訓練的時候,一分鐘的平板支撐也讓我心率破表,感覺到心臟要炸裂的疼痛。也是現在恢復了健康之后,有了舒適的對比,才令我意識到曾經我積攢了多少壓力在胸腔體內。
生病的時候身體情緒都出現問題,也并沒有健康的關系。抑郁癥的時候是不了解信任的,處于所有關系之中都只感覺到窒息,為了不帶給人負擔,生生用一張殼把自己包裹起來,所有的不對勁都藏好才敢見人。這樣拼了命將真實的情況藏起來,拼了命分裂出一個看似完好的人格出來的行為,從頭到尾充斥著拉扯對抗,于是新的壓力隨之產生,見人也成為徹底的負擔。
直到有一天再無法忍受分毫的爆發。好像吹炸了一個氣球。
這一年多來哈他與昆達里尼瑜伽不間斷的練習,發生了大量的清理,使我又有機會重新開始。
最近我仿佛回到了生命的最初,人生的最初一般,帶著覺知,重新審視我過往的一切,我是如何一步一步在無知無覺的情況下,任由環境把我像吹一個氣球一樣吹炸了的。
由于對什么是正常有了一些了解,那么一旦有了不正常,也立刻通過不舒服的感覺覺察到。
我覺察到,生活處處充滿壓力。
猶如《非暴力溝通》提到的這個概念,由于大的環境背景,這幾代人的成長環境,導致懂得非暴力溝通的人實在稀少得可貴。
就我自己而言,生在一個暴力之家,深受其害的我長大之后也并沒有養出溫潤的性子。相反,隨著不斷覺察,如今發現過去我的交流的方式就會有大量壓力的輸出。
一個非正常的對話開端,勢必帶來一個非正常的談話模式,大家就是這樣彼此消耗。
也因為覺察帶來的顧慮和恐懼,使我在關系的重建上寸步難行。害怕成為壓力的制造者,便越發佛系,講話害怕具有一個導向性,于是云里霧里,使人不得要領。
今天卻悟出,壓力另外的一種打開方式。
壓力和動力,相同的本質,導向和結果卻截然不同。人與人走到一起是為了做某件事,大家的努力交織在一起,形成推進事件的動力,這就是一個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