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讓我寫這篇分享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我不符合優秀畢業生的標準啊,實習的公司也不算什么大公司,我最大的成就應該是在同學們都在到處旅行的時候,堅持實習工作吧,這8個多月的實踐的確給了我很多啟迪,希望能給師弟師妹一點借鑒意義。
別讓實習身份限制你的工作
這一點,我真的很感激同事,從一開始就沒把我當成一個打雜的實習生,我現在所做的工作內容說出去,也沒人會相信這些核心工作會交給一個實習生吧,但我的確是在做。自從部門搬遷之后,我的工作內容越來越多,經常加班到九點多十點,經常有人問我,你就拿這么點錢這么拼干嘛?為什么?
正是因為現在能力不足,工資低才需要多做事啊,這樣才能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讓自己升值啊,如果拿多少工資就做多少事的話,那你就會一直拿這么點工資了。
所以我也很慶幸自己沒把自己當做一個實習生來推卸責任,說實話,工作年限并不決定工作能力,不是比你早出去工作的人,工作能力就比你強的,所以別看低自己,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對實習工作有促進作用的大學經歷
1.社團學生會就是一個微型的公司
雖然大學期間有做過兼職,但這是我第一份正式進入一家公司的工作,入職前一天,我還在跟朋友說我很緊張,萬一做不好工作該怎么辦,但到了公司,我發現我多慮了。在這里工作的感覺就像在學生會一樣,不認識的同事以“同學”相稱,初次上班的緊張感瞬間就消失了,而且工作難度是循序漸進的,從一開始做些簡單的編輯工作,到現在自己產出內容,甚至是做運營規劃,一路上都有同事的幫助指導。工作那么久,我只有一個想法:工作真的比課堂作業簡單多了。
說回學生會,我在院學生會工作了兩年,在那里認識了很多很多重要的人,學生會就像是一個公司,部門內、部門間的協作都無異于一個公司,在學生會里我學會了合作、學會了管理,這些經歷讓我在實習的時候看起來不至于那么沒經驗,遇到問題的時候,我也能更有自信地去解決,因為加上學生會的經驗,我也是有兩年工作經驗的人啊。
2.好好學習并不是浪費時間
大學學的知識在工作中有用嗎?別人我不清楚,反正我是幾乎沒用上,我的工作算是專業對口的,所以知識不是沒用,是基本都忘了,而不是跨專業工作的同事告訴我,大學的知識還給老師之后就再也沒用到了。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花時間去學習?
因為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的能力
應該很多人在復習周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回到高考的學習狀態,但那僅僅是希望,能做到真正完完全全投入學習的人寥寥。盡管不愿意承認,上了大學以后,的確感覺自己各方面的學習能力都下降了,沒有以前那么專注,記憶力也沒那么好了。這一定不是因為老了,只是學習強度沒那么大了,能力自然有所退化。所以要讓自己保持學習的狀態。
總有人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但我認為機會是不會等到你準備好了才出現的,你永遠不會知道什么時候就有一個機會給了你,而你要做的是無論有沒有準備好,都能牢牢地抓住這個機會。在職場里,很多工作都是現學現賣的,這時候學習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吸收快的人才能不斷接手新的工作。
3.愛好再小眾,只要喜歡就值得堅持
在找工作的時候,我發現對行業有了解、有熱情的特別有優勢。比如我對化妝一竅不通,讓我面試化妝品的營銷,肯定比不上很喜歡化妝的同學,面試游戲公司也是,不玩游戲的人很難進去。在看到工作內容自己都沒涉獵過的時候,真的很后悔大學沒有多接觸點有趣的事情。
其實想一想,這些占據你生活費的小愛好背后也有企業,如果你真的有很深的了解并且你還喜歡這個行業,那能進去工作不是一件開心的事嗎?
我現在的實習工作其實也是我的小愛好,我在做應用商店的運營,而平時我也很喜歡研究 app,這一點點小愛好讓我得到這份工作,而且比起不了解 app 的人,更容易把工作做好。
所以,那些別人覺得浪費時間的愛好,未來可能成為你的工作,不要被別人左右,只要自己是真心喜歡的就值得堅持。
一點點找實習、工作的心得
說實話,我找實習不算順利,幾乎所有互聯網大公司都投了簡歷,簡歷都過了,但筆試幾乎都沒過,收到回復的只有京東和滴滴,最后也因為各種原因沒過,直到六月底才找到實習。經常有師弟師妹問我,筆試很難怎么辦,嗯,我也覺得很難,要不然我也不會都不過。但我覺得如果我有準備的話是可以過,因為筆試的行測題是可以練出來的,但人總是有惰性的,我一點都沒有練習,你們別學我,有想要進的公司還是早點準備比較好。但都不過也不意味著沒能力,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我發現,有些大公司社招反而比校招要簡單,所以現在進不去,以后說不定就能進去了。
另外關于就業、考研以及行業的選擇問題,我是怎么選擇的?排除法,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我很清楚我不喜歡什么,所以一直在規避那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有選擇困難癥的同學可以試試。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得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