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母親是個嘮叨的人,嘮叨的程度我給200分。只要我在家,基本上都是我做飯,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都是媽媽買菜回來,然后我做飯。
每次拿到菜,她就壓低聲音開始嗡嗡嗡地念叨,這個菜怎么怎么洗怎么怎么切怎么怎么抄怎么怎么調味,煮飯的時候怎么怎么放水,洗碗的時候記得擦干凈鍋鍋盤盤洗干凈臺子云云。
其實我做飯都做了有七八年了,她買的菜也都大同小異,我又怎么不會做呢,但是她每次都愛念叨,用一種自說自話般的語氣和音調,指導你云云,偶爾她會吩咐你一句,但是你實在聽不清楚,她就會轉身進來說“我說了多少遍讓你從冰箱拿個東西來,怎么一動不動…”
除了做飯嘮叨之外,還有生活中的其他瑣事也念叨。她因為工作勞累患上靜脈曲張,天天念叨著工作時長太長,還有兩年才能退休,去藥師那里按摩敷的藥過敏,以后都不去敷了,怎么治了兩個月那么久都不好。
其實我在藥科大念書,雖然不是藥科專業,但是對這些病都有所了解,這像高血壓高血糖,哪兒能是那么一兩個月治的好的病?一切的一切都是她的工作操勞過度,我也是很心疼,但是并沒表現出來。廣東人的特點,感情不是直接表達,而是認為做了有用的事情,自然意思也在那兒了。但是我還只是個學生,根據父母的說法,我連兼職都很少做,更別說幫忙分擔了,不分錢已經不錯了,畢竟我要兩年才能工作,她也要兩年才能退休,兩年后就一切都好了,現在注意好當下就好了,我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2.
母親常說她以前去神婆那里算三世的時候算的很準,我聽了便不覺會心動,有一次她便帶我去了。
她帶我去到她20面前算的拿間房子了,房子里還是那位老太太,只是老太太老了20歲。但是老太太已經不想算了,看到我是個女孩,就拿出一本書,潦草地解說了一下我的姻緣,并說女孩不用看事業,嫁個好老公便得了,便收工了。我們甚是不滿,我更想看的是我的工作。
不遠處還有一個神婆是新開的,比較年輕,50歲左右的樣子,懷揣著“一日算兩次三次會不會被神詛咒”的不安心理,我們還是進去了,報了我的八字之后,她開始拿著書念念叨叨。
“此女出世克父母克自己,今年不走運,不要走夜路,不要參加喪禮,長的漂亮小心別做小三,花錢大手腳,工作的話安安心心做個小員工好了,不然做生意也只能是拿錢交學費,沒有橫財的命,不要賭博買股票,前世欠了幾百塊錢的功德錢,婚姻容易不滿意而反悔離婚,旺夫克自己,老公飛黃騰達容易背離,所以盡量熟人介紹為佳云云。”
聽完出來后,母親和小姨都一直說這些事不能信十分,最多就信五分好了,我怎么會不知道這些道理,但是聽她這么一說,或許以后做事便會謹慎幾分。
說是不聽信,但是母親偶爾便會拿出來說。我基本上是兩周回家一次,回了家,我媽都會來問,有沒有走夜路啊?小心點千萬不要一個人上街啊,做兼職小心被人騙,算了還是別做兼職了,讀書才是正事啊。
重陽快到了,她又打電話問姨媽會不會去寺廟,如果去便托姨媽幫我們還神,投點功德錢。以前媽媽還會問我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追求者,之后都不問了,或許是知道我沒有,又或許是聽了神婆的言語。最可愛的是,我快出門上學她就問我還夠不夠錢用,我說還沒到月底肯定夠的,她就說了句那神婆說你花錢大手腳的,真是可愛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