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不久的一個周末,老公因工作之需,要去附近鄉下的一個水庫考察。因為離得不遠又恰逢周末,便有了一次舉家出游的機會。
趁著清晨空氣新鮮,陽光初照溫度適宜,我們驅車從市區出發了。據說此行的目的地“昝扎水庫”,地處幾個村落的邊界,周圍被群山環繞,不但是觀光旅游的消暑勝地,而且還是當地鄉村脫貧致富的“領頭雁”。整個水庫除了養魚養蝦,還飼養者近千只大雁。
近兩個多小時的行程后,車子在一個林場的鄉間大院停了下來。在當地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了后院的飼養場。這是一個普通的農家院,院子里幾只牧羊犬悠閑的走來走去,許是平日里訓練有素,見著生人也不見它叫喊。屋檐下的樹杈上掛著幾個鳥籠,里面的鸚鵡倒是異常活躍的在籠子里跳來跳去。院子中央是一個農家里常見下沉花園,里面的格桑花兒開得正艷。兒子看著這些平日里不常見的景象,異常興奮的跑來跑去,惹得院里的牧羊犬晃著尾巴,也跟著不停歇地兜著圈兒……
“這里有鴕鳥哎”側院的一角,不知誰驚訝的喊了一聲。
“媽媽,快帶我去看鴕鳥!”兒子歡呼雀躍的拉著我的手,朝人頭涌動的側院跑去。在一個只有十幾平米的圈房里,我們看到了十幾只毛茸茸的“美人兒”:它們身材高挑,脖頸聳立,步伐優雅又不失健碩,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充滿好奇的看著駐足觀望它們的人群。
“媽媽,這些鴕鳥們長大了用他們來干什么啊?”兒子不禁問我。
在我遲疑著不知道說啥的時候,旁邊的飼養員開話了:“小朋友,再過兩年,當這些鴕鳥足夠大的時候,我們會用它來做你的座駕,讓鴕鳥們馱著你們小孩子來一場奔跑賽…….”
好有創意的設想。“好耶!”周圍的孩子們一致開心的呼喊著,那模樣仿佛明天就能騎著“鴕鳥”去“奔跑”了似得。
兒子更是充滿好奇“媽媽,鴕鳥竟然可以騎啊”? “那它會跑得比我還快嗎?”? “它的脖子那么長,跑起來的時候,我會不會給吊在脖子上啊”……
在兒子一連串的疑問中,我仿佛看到一只健碩龐大的鴕鳥,正抖擻著毛茸茸的羽衣,展開它那挺拔的雙足,背上馱著一個個頑童們。孩子們摟著它們修長的脖子,雙腿搭在鴕鳥們的前胸上,一個個雄赳赳氣昂昂地向前飛奔而去……?
“大雁出沒,快讓開!快讓開!”,思緒被一陣急促的吆喝聲打斷。不等我反應過來,兒子已經朝著有動靜的地方跑去。順著人流,我看見剛才后院緊閉著的一個門開了一條逢,緊接著門里跳出幾只野鴨子模樣的鳥兒,它們連蹦帶跳的向前走去,在它們身后,一支浩浩蕩蕩的的隊伍緊跟其后。這就是傳說中的“大雁”!原來行走起來的樣子跟野鴨子也別無二致,只是一搖一擺的模樣因為有了一個長長的方隊,顯得有了幾分士兵檢閱的儀式感。它們儀態從容,落落大方地從圍觀的人群中走過,這里儼然是它們的地盤,成群結隊的大雁們毫無懼色的從你身旁走過,那氣場霸氣十足,你只有駐足避讓的份兒,容不得半點遲疑和延緩。
尾隨整體出行的雁兒們,我們來到了一個人工湖旁。這里便是“昝扎水庫”。湖水清澈,湖心倒映著天邊飄過的白云。見了水的大雁小跑著撲進水里,稍微大點的雁子撲閃著翅膀迎著湖面飛出一米開外又“撲騰”一聲墜入水里。在一片“咯咯咯”的歡呼聲中,大雁們開始了一天中最為愉快的游水。
略大點的大雁最先入水,小點的跑得最慢,有些還沒到湖邊。一旁觀看的孩子們,按捺不住初次近距離接觸大雁的興奮,一群人圍了上去,硬是逮了幾只抱在懷中。向來在我眼中較為膽小的兒子,竟然也跟在哥哥姐姐們身后,一邊看著他們懷里稀罕的活物,一邊撫摸著大雁的羽毛,一副迫切地也想抱養一只的樣子……
在一旁的訓養員看著孩子們興致很高,邊叫飼養員拿來一桶雁食,隨后吹起了喂食的號子。號聲剛起,水里嬉戲雁子們跳躍著上了岸,一眨眼的功夫圍到了飼養員身邊。于是,剛才還發愁沒抱上雁子的孩子們,瞬間有了一次喂養大雁的機會。雁食從孩子們手心一飄即出,大雁們朝著食物的方向一呼而上,沒多大的功夫,扔出的雁食已不見了蹤跡。饑腸轆轆的雁群開始迅速的圍向了喂食的籮筐,于是,孩子們直接把食物放在手心,任由跑得快的大雁們自己來啄食。一時間,大雁覓食發出的叫喊聲,孩子們又驚又喜的歡呼聲,大人們被雁群踩過腳尖的驚嚇聲,飼養員急促又有節湊的口哨聲夾雜在一起,異常熱鬧的渲染著盡在咫尺的昝扎水庫……
此刻最美的風景無非是:陪在孩子們的身旁,看著他們在嬉鬧中漸長,而你在不遠處知足的微笑……
只要心懷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會因為與眾不同而格外美好!
讓我們做個懂得知足惜福之人,活在每一個不重樣的當下,讓生命因為有了不同的陪伴,體驗和分享而收獲更多的精彩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