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
日本是一次性筷子的發明國,也是消費一次性筷子的大國。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65%,但他們卻不砍自己國土的森林做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而日本進口量的60%以上都來自中國。
飲食
現代日本四大豆制品是味噌、醬油、豆腐和納豆。
味噌
這種醬起源于中國,但不同于中國的豆瓣醬、甜面醬和大醬。日本人判斷飯菜是否好吃的標準不是看菜烹得是否好吃,而是看味噌汁——用味噌做成的醬湯,是不是好喝。現在日本的味噌的種類大致有三種,分別是豆味噌、麥味噌和米味噌三種,其中80%的味噌醬是用米做的。營養很豐富,含有維持7生命不可缺少的八種氨基酸,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纖維素等。不僅促進消化,還可以預防癌癥。其中金山寺味噌醬是在大豆、小麥一麯里加入切成小塊的茄子、黃瓜腌制而成的。
醬油
醬油在日本的豆制品中,醬油的受歡迎程度排在第三位。每年的10月1日還是日本的“醬油日”。一般說日本紀州的湯淺町是日本醬油的發源地。傳說日本的醬油是覺心和尚(南宋期間去徑山寺求佛5年)在他帶回的醬的制作基礎上經過改良后發明出來的。醬油在日本是帶有明顯地域文化特征的調味品。關東人以消費重口味的醬油為主,關西人以消費淡口味的醬油為主。
豆腐
京都料理的看家菜可是豆腐料理,去京都要找家老牌料理店嘗嘗。因為京都是古代日本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所以,有錢人就多,就能吃得起昂貴的豆腐,豆腐才能發展起來。此外,京都是盆地,水質較好,也是好豆腐的先決條件之一。
納豆
納豆不甜不咸,淡而無味。日本人喜歡將納豆拌在米飯里或直接吃的。納豆中含有許多腸道有益菌,幫助腸胃消化。做法就是將豆子泡熟,加入納豆菌攪拌成漿糊狀,后來在40%的環境中發酵8小時左右。
日本也有吃生雞蛋的習慣。日本人吃生雞蛋就是將雞蛋打在干飯上,再加上納豆,而后和飯攪拌在一起,有的人還倒些醬油。
旅游
日本的旅游團特別好帶,十分聽話。他們喜歡跟在導游后面,排著整齊的隊伍,認真地聽導游的講解。日本的旅游團時間安排的非常緊湊、精確,每地的重要景點必須去,聽過講解馬上又趕下一個景點,走馬燈似的不停轉著。日本人認為花了錢就必須要看到什么、學到點什么,否則太吃虧,還不如躺在家里的榻榻米上來得更舒服。
溫泉
日本人有泡澡的習慣,他們特別喜歡洗溫泉浴。日本是一個火山國,島國布滿了各種類型的溫泉。日本《溫泉法》規定:溫泉水溫應該在25°以上,水中必須含有一定量的礦物質。一般去溫泉酒店的話要泡三次:剛去時、睡前和第二天一早。日本人會把洗溫泉浴看成一種最高的享受。
1868年江戶改名為東京,第二年被定為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