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遇到一個有一兩面之交的學姐,大四,因為本來經另一個學姐介紹可能接她的家教的緣故,在圖書館遇見了,便拉住說了幾句話。想要客觀的了解我可能接觸的孩子性格,于是我迅速的和學姐熟絡起來,這種與人快速變熟的體驗,一部分得益于因為本身開朗性格和大學三年各種活動培養的交談的技巧,另一部分也因為這個學姐英語很好,投其所好,她也愿意分享一點小故事。我們居然站在圖書館樓下說了二十分鐘,感覺還有可說的,便一起吃了飯,又是暢聊。我是喜歡傾聽的,對越是愿意說話的人,越要看著她說話的趨勢,時不時拋出一點疑問,一點有見解性意見諸如此類。
聊了之后發現,學姐能力很強,做事干脆利落,但喜歡特立獨行,有點不屑同窗之味。因為英語,也喜歡外國人處事方式,有點西化,坦誠來講,我的價值觀和她確實大相徑庭。她會選擇拋棄中國普遍的找個年級相當的人結婚生子買房,寧愿找個外國人,頂多買車,省的成了房奴,看不了大世界,還要被孩子所累。她也說道,感覺有一陣學英語,天天在圖書館高強度訓練,也沒有朋友疏導,快要崩潰了。雖然給了我一些記英語俚語,發音要注意什么的建議,但是我發現其實更重要的是她堅持和堅決,能承受孤獨的勇氣。她提到,那陣要崩潰的時候,她打電話給前男友,一個英國人,她說她想要去尼泊爾,想出去散心,不然感覺會死掉!前男友很仗義,打了一萬塊錢。她去了,沒跟家里人說,到了那才意識到,我在哪,我好害怕。然后拜托一小群英國人讓她跟著人家的團隊一起走?!耙悄菚r候被賣掉我都沒辦法”,她哈哈大笑。但感覺大學四年,一次西藏,一次北京,一次尼泊爾,心滿意足了。都是說走就走。我提到我因為父母擔心,放棄了長白山之行,很無奈。心里想著,大概再給我一次機會,我還是不會敢吧,每個人的性格就像圓規的中心,走遠有限。
聊著聊著我們的關系又近一步,她說到其實那個家教,小女孩有點孤僻,壓力大。我意識到大概沒有之前介紹的學姐說得那么高薪而簡單。接著,她又說,工資是不會低的,但小孩媽媽會拖欠,去年的到現在才給。她是很強勢的職場女性,大概太忙。小孩兩個月前跳樓的,現在應該康復了。我一驚,跳樓,不是才十一歲么?“是啊,之前就壓力大,我跟她媽媽說過,她總是理解,然后說,”但是”,感覺你前面說的全是廢話了....”我徹底不想做這個家教了,感覺我還是希望工資少點,但家庭和睦的環境。
之后又問了學姐上班的打算,發現她居然也面試過我之前實習的車間翻譯,大概因為能力太強,最后沒選,因為殺雞不用牛刀。之后又去了奇瑞,她學的汽車專業,但在那做的翻譯和項目助理的事。她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感覺大學最有成就的就是英語說的比英語專業的好多了。她手舞足蹈的說著,讓我真的不好意思看手機,其實對于我來說英語專業除了發音,文學思想是最有收獲的,但我不想說太多,聽完也就各自回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