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復知常
無論坊間還是醫書,經常看到上醫治未病,到底什么是治未病,卻總說紛紜。
病是不正常的狀態,未病理所當然的理解為正常的狀態,都正常了,干嘛還治啊,不是多此一舉么,還上醫治未病,上醫吃飽了撐的。
這么分析一下就知道,為什么治未病會眾說紛紜了。因為定義不準確,導致里面含糊太多。
但我們又不能說上醫治未病這個不是事實,確實有這么回事,那么到底什么是治未病呢。
我理解的治未病包含三個層次。
已病時保護未病的部分
未病時治療已存在的隱患
無病時調理身體使之更健康
這么一看,是不是覺得清晰了點,我覺得這才是一個上醫要做的治未病。當然上醫大部分都是給病人做第一個層次的治未病,后面兩個層次一般都是在自己、家人和好友身上實施的。
簡單的解釋下這三個層次。
1.已病時保護未病的部分
治病時,治療已病部分,還得保護未病部分,這是上醫基本素養,否則就不能稱之為上醫。假若治了這部分毛病,結果那部分又出問題了,那不是上工,那是現在的西醫。
人體是一個綜合的系統,每一個部分都相互關聯,如果你獨立的去看,往往會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然后再把簡單問題復雜化,最后稀里糊涂的把病給治了,表面上是好了,實際上鬼知道呢。
古代上醫治病時,有幾種手段:一種是針灸,一種是藥石,一種是祝由道法類。你問:沒有手術?沒有化療?手術是有,太不常用,常用的是三棱針放血、放濃等,大手術也有,會的人就少了。至于化療真沒有。
針灸一般不是哪病針哪里,和西醫哪病割哪里完全不同。針的一般是你沒有毛病的地方,結果你的病卻好了。
祝由道法類就更神奇了些,在現代西醫眼里,那不是治病,那是找死。結果祝完了,病好了。
最常見的是藥物治療,嗯,聽起來貌似靠譜了些。好歹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牛奶。哦不,喝的是藥,治的是病。
就這樣,上醫的每付中藥的配方中還講究個君臣佐使相互配合,治病的同時保護未病部分,使之不被影響,不被傳遞,不被傷害。
這樣病治好了就是治好了,可以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去了。
第一個概念里的治未病就是治療病變部分的同時保護那些未病的部分,使之不受傷害。
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治療病變部分的同時,不讓其他部分繼續傷害已病的部分,這個就更高明了些,治好后,不易復發,不再多說。
2.未病時治療已存在的隱患
隨著一年四季的寒暑燥濕風火的侵襲,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其實都是存在隱患的,含而未顯的隱患,俗稱亞健康。
這個有多普遍呢,可以說95%以上的人都沒有達到完全健康的標準,這個我深有體會。亞健康倒是常態,稍微好點的亞健康很多人還認為是身體倍兒棒。
這時,如果有幸請到上醫為你出手,當然很多時候,上醫是不會出手的,自找沒趣嘛。你會發現,自己怎么那么多毛病。
于是在他的調理下,一個個隱患被拔出,你也越來越覺得身體康健,沒那么困了,精氣神足了,人積極性高了,看事情看社會沒那么陰暗了。
這也太扯了吧,其實還真沒有扯,身體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心情,心情的好壞又直接影響你的態度,真的。舉個例子:比如女人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脾氣暴躁。
治身體存在的隱患是個很長的過程,得慢慢來,太復雜,此處不再多說。
3.無病時調理身體使之更健康
這個其實不是上醫的義務,但作為上醫肯定有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只是你是否能得到他的青睞。
這個在武術、修行里應該比較多,但未必很多人懂,懂了未必會,會了未必明白。好吧,這是一個真正養生的過程。
假使你的身體已經達到很健康的狀態了,比如完全健康打100分,你現在已經95-100分之間了,是不是就沒事可做了呢。
不是的,通過鍛煉、可以的練習、內觀等等,可以讓你的健康更上一層樓,達到120分,甚至更高200分等等。
這不是夢想,而是真的有人達到,比如那些練太極的大師,修行的師父,很多人的身體狀況都能達到常人所達不到的狀態,達到了更高生命序列的層次,他們的身體不是不 可以生病,而是很少生病。也舉個例子:張志順道長曾經被氣病了,身體里長個瘤出來,要是其他人可能就很難好了。但他老人家卻可以自己治好,恩他的醫術也很高,不過那次他未吃藥(你已不能親自找他求證這個事情了,好歹可以找他的視頻和文章確認下)。
上醫治未病,不是一句假話,更不是一句神話,都是有客觀依據的。
我覺得如果西醫哪天達到第一個層次,我想那時的中醫就真的岌岌可危了。因此,趁此機會,好好的發展下中醫還是很有必要的。
但上醫難尋啊,培養起來更不容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