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節,覃村的親戚們沒來,爸爸叫爺爺奶奶下來一起吃飯。他和媽媽去飯店買了水煮肉片,肉漲價了商家竟拿粉充數,此外做了炒灌腸,蒜薹炒過油肉,豬頭肉。家鄉的飲食年年如此簡單,但年年都吃不膩。
飯后,我們在一起聊天談辯,爸爸說他那些有錢的同學最近面相都不好,看起來兩眼無神,愁眉苦臉的,而自己活的逍遙自在,無拘無束,所以他得出結論 有錢人不如自己快樂。
我和媽不同意他的看法,批他只看到別人的缺點不如自己,便概括出別人不如自己,這是十分荒謬的,是典型的阿q精神。
飯后稍微休息會兒,便去高白賈祠堂,媽媽笑話奶奶,嫁到東于快50年了都沒去過。今天這里特別熱鬧,剛進村便聽到敲鑼打鼓聲,車未行多久,有一老農告訴我們前面車停不進去了,于是就地停車,步行出游。鑼鼓聲漸近,一轉彎就看到祠堂臺階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一群后生敲鑼打鼓,還有大媽們扭秧歌,本就不寬裕的地方顯得格外擁擠。我、媽媽、奶奶一直等到他們拍打完,方進去。
這里比李、花家祠都大,分正東西三房,正房供排位,西壁廂放些雜物,東壁廂有兩位老人和人們閑談,自云是賈家后人,桌子上放著家譜,墻上貼著自七世祖以來后人的地位,多是武將出身。九世賈廷詔乃乾隆年武狀元,文武皆全國第一,衣錦還鄉,鄉人皆譽之天子門生。
觀罷,信步出游,至二郎廟,遇媽舅舅的兒子,順便幫我們拍了一張照片。很奇怪,二郎廟里我沒有見到二郎神,可能是時間倉促的原因,未仔細看。
出廟便見僧人用蠟燭擺成佛教字符,我登上寺廟上的樓,想繼續研究,卻被旗子擋住,其上有三座神像,左疑似武曲星,右疑似文曲星,中間不認識。
剛游玩完,爸爸接到電話,我建康大爺來了,他在大門外沒找到鑰匙,原來被我奶奶拿走了。
一起進門后,閑談許久,收獲頗多。總結故事如下。
1.貓食子
阿姨在路上看到一只生了7個寶寶的流浪貓,心生憐憫,便帶回家。覺得一只貓貓色很好看,就抱起來摸了摸。第二天一看,那只小貓只剩下爪子和貓頭,整整齊齊的擺成貓狀,唯獨少了身子。把她們嚇的不輕。后來才知道,貓會食子。
2. 貓報恩
把小貓養的差不多大了,阿姨就把它們送到外面。一日,阿姨腳剛踏出門,就被滑了一下,一看嚇一跳。家門口擺著6只死老鼠!前三只很小,后三只蠻大,擺的整整齊齊,好似一桌佳肴。
3.狗提親
自家里養了金毛后時常帶出去溜達,鄰里街坊都特喜歡這只狗,當然,它的同類也不例外。沒過多久,他們家門口時常莫名其妙的放著骨頭,時常還能看到一些狗在門外蹲守著。
4.公鳥喂懷孕母鳥
阿姨出門逗爺爺家的鳥,發現窩里有只一直不出來,而有一只卻進進出出的。仔細看明白了,進出的是公鳥,里面的是懷孕的母鳥。
5.找對象標準
找個獨生子女,有錢的女朋友吧,留貼點丈母娘,包你活的順風順水,少走彎路。
之后我們一起去寶梵寺,寺內清幽,溫度比外面要冷,不知何故。壁畫磚雕精美絕倫,于今千年矣。然而僅僅是市級文物。
最逗的是對面的娘娘廟,是縣級文物,但提名卻是“奶奶廟”,真是貽笑大方。
晚飯很好吃,魚、鍋子飯、炒灌腸。據說灌腸用豬油炒味道很棒。之后去街上看放架火,看完花街李家街回到家已是9點。開始收拾東西,明早7點半就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