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段來自《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R 閱讀原文片段 P78
I ?復述
what
1.人的任何行為上的變化都需要不斷的反饋激勵。
2.大部分人常態是只有遇到重大挫折才想起來去反思,而通過記反思日記就把將其強制在每一天的過程中了。
3.作者強調了,反思日記對于個人成長之重要性。
why
把一件事變成習慣,需要不斷的重復,以打破原有的慣性。聯系上下文,我們知道反思這件事情是個人成長中最重要的模塊了(另外一個模塊在于不斷的吸取新的知識)。
那么,每天記日記,每天進行一次反思,而且是書面形式,以高邏輯性來呈現,這是最好的方法了。
就我個人的觀點而已,整本書當中,其它部分都沒有這件事情重要,看完整本書后能夠意識到記反思日記低個人成長如此有價值,愿意馬上開始進行這件事,那么真的就算是收獲巨大了。
how
1.作者介紹了自己反思日記的發展歷程,一般人是流水賬,然后參考顧準日記,再然后自己升級,最后結合高效能人士7習慣,總結出自己的8個標準,然后對照標準每日反思。
2.這個和論語里面,孔子每日三省吾身,給出的那3個標準,然后對照反思何其相近。說明所有有效的東西,內部都是想通的。
3.反思有了標準,還需要有模型,前面拆書的過程中提到過,結果--反思當初假設(或者是潛意識中的假設)--調整假設(做出積極行動)。
A1:自己的相關經驗
第一遍的時候看到標題有點兒不以為然,小學老師就強調記日記的好處,而且我也記了有20多年日記了。
但是看完以后,背后一陣發涼。吃了40年飯,沒有成為美食家,那都是有原因的。
記了20年日記,個人成長還是老鼠賽跑,那也是有原因的。
自己以前記的日記,更多的是感想,情緒的發泄,以及下一步的計劃思路。
這樣寫的好處是可以發泄情緒,但就成長而言,似乎并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否則寫了20年應該有復利效應 了。
反復讀了作者分享的這段,加上前面一段以后,我猜意識到,反思日記的寫法才是自我成長,提高的武林秘籍!
愚鈍啊!
此刻想起,在俠客島上,2個老頭兒在討論輕功,這樣的討論爭執已經幾十年了,依然沒有什么大的突破。石破天進入他們討論的洞穴,本來想請教一下的,但是兩人不肯搭理他,他就自己看璧上的武功秘籍,看完以后馬上就會了,立即就超過了兩個老頭兒。兩個老頭兒都傻眼了,問石破天,石破天就告訴他們方法,兩個老頭都跌坐地上,哭了起來。
幾十年的光陰啊,還比不上一個小兒那么隨便一看,隨便一練!
A2:以后怎么用
這么好的方法,沒有不用起來的道理。
不但自己要用,每日按照作者提供的方法進行訓練。
完成拆書計劃以后:
1.按照微習慣,先微改變開始練習30天。每天回顧,找出最值反思的事情,根據8個標準來反思假設。
2.逐漸的,當有余力的時候,就逐條的對照,但是至少保證反思一條。
3.然后,再結合周回顧、月回顧、年回顧、五年回顧!
相信這又是一次個人成長的重大轉折點!
一個新認知提升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