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覺得,“開源”終究是比“節流”重要很多。所以在消費方面并不是特別節約的人。只要在我能力范圍以為,都還是不會委屈了自己,可能那時候的收入只夠生活,也沒想存錢。
當我收入從三千跳到八千的時候,這是多么振奮人心的跨越,我以為我至少一個月能存上五千,當時我有了存錢的想法。然而,月底還是囊中羞澀。更可怕的是,我居然不知道錢用在哪了。
01
我有一個表妹,因為她讀書成績好,我的學生時代總是籠罩在一片烏云之中。我姨每次到我家都故作無意地夸表妹,我媽就嫌棄地撇我一眼。
因為高考失誤,表妹只考上了西南師范,畢業后去一所重點中學教書了。
有一次我媽又聊到了表妹,我說:
“媽,這么多年了,你怎么還拿我跟她比啊!成績好又怎么啦,不過就是個破高中老師嘛!”
“當老師穩定!還有寒暑假。”
“可是她沒有我現在掙得多!我也很努力!我也有優點好嗎!”
我和我媽因為表妹又吵了起來。
“你掙再多又怎么樣。人家買房子自己給首付,你還是得靠我們!”
我媽這句話真是絕殺了。
“你說啥?她自己存錢給首付?工作四年,一個月5000塊,怎么存得夠首付?你是不是覺得我傻?蹭飯活下來的吧?!”
“你確實不知道人家穎穎有多節約。”
“呵。”
我給了我媽一個白眼,其實那一聲“呵”是笑我自己,我又敗她一局。
雖然一味節約并不是我的儲蓄理念,并沒有因為表妹勒緊褲腰帶存下來的首付表示敬佩,但我對于卡里只有兩千塊的自己還是羞愧得很。
不過,只要是表妹的事,她就算上天了,我也故作不屑。習慣了。
02
我帶了兩個畢業生。有個女孩嘴巴特別甜,我喜歡請她吃飯,聽她講她和她男朋友的事。我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給她一些人生建議。希望她好,希望她少走一點彎路。
有一天他哭著跟我說:
“姐,我男朋友和她的閨蜜搞曖昧,我該怎么辦?”
她說她好多次想分開,但是她們已經住一起了。兩個人在一起至少可以節約一半的房租。
多么可悲,搞笑。
有的人,因為物質上的不能獨立選擇了妥協將就。
我說,:
“你開始存錢吧。你那么聰明努力,一定要獨立起來,不要因為物質依賴模糊了愛情的意義。”
她抹著眼淚只說了一個字:
“嗯”
半年以后,她偷偷地跟我說,姐,我已經存了五千塊錢了。
一個月一千五的實習生,每個月可以存八百?!我真的有點震驚。
別人都是怎么活下來的啊?
那次我認真反思過這件事。為什么不管是七千還是一萬,我都有本事在不購買任何大件的狀態下所剩無幾?
真正活的稀里糊涂的那個人其實是我。我有什么資格對別人的生活指手畫腳?
我開始學習儲蓄,學習理財。
看過《小狗錢錢》,看過《簡七理財》,還溫習了高中高中時候買的第一本書《富爸爸,窮爸爸》,以及富爸爸系列的好幾本書。
不是說看了幾本書,我們就立馬會理財了,但我對自己的生活做了很多改變。
首先從記賬開始,下了一個App叫"簡易記賬本"
記賬的過程我發現我每個月的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買了很多一兩百塊的沒用東西,每一筆看上去都不痛不癢,可就是這不痛不癢的每一次把我的工資耗得所剩無幾。
我試著改變自己對物質享受的貪多,減去了一半不必要的開支,然后學著儲蓄。
為了強制儲蓄,我把記賬軟件的儲蓄賬戶分為五張卡。
一、強制儲蓄養老卡。每次工資到賬都強制儲蓄工資的百分之二十。這張卡的錢不許動。只可以投資穩定收益的貨幣基金和銀行定期或者余額寶等,哪怕收益很少,也能解決資金貶值問題。每個月的定投也可以帶來復利。什么是滾雪球的復利大家可以百度一下,這里就不多做專業詞匯上的過多解釋了。
二、旅游基金卡。每年我給自己定了旅行計劃,因為以前沒啥存款,每次旅行都像割肉一樣痛苦。我計劃每個月存五百旅行基金,工資到賬就立刻轉到這張卡。一年六千的旅游基金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有時候有了額外的收入,我都視情況再轉一點,兩百或三百。不知不覺就發現旅游基金已經超出了預想。積累了十年的工作經驗,我有時候會有一些自己的私單,有時候一兩千,有時候七八千,有時候一個月一單都沒有。這就是我前面說到的“額外收入”。如果當時有特別想買的大件,額外收入可以允許自己放縱一下。
三、房貸卡。這是每個月的固定支出二千四,發了工資了就提前存入。單獨一張卡,免得不小心余額不足影響到貸款信用。有額外收入的時候也會適當多轉幾百存進去犒勞下房貸卡,但每月固定存入的二千四還是會一分不少存入。一年以后,我發現那些零散的“犒勞“居然夠我幾個月不用考慮房貸的事。
四、股票基金卡。在我學習投資的時候,我是先買基金的,因為風險小一點。有一點小小的收入,遇到股市不好的時候,有可能還會虧點。半年下來,好像并無起色。很多理財書建議理財小白嘗試“基金定投”,用滾雪球的復利模式理財。但因為性子急,不太喜歡這種需要十年二十年才能看到資金變化的風格,況且我的養老棺材本已經在做這種投資了。所以后來我把這部分錢用來炒股了。因為股市風險很大,我還在學習中,所以有時候一個月只買一手。有漲的才賣,漂綠的都先放著。因為是閑錢,并且買得也不多,所以還不存在套牢的情況。前面小賺了一點,沒有提現,繼續用賺來的錢選新股。大家別學我,股票沒那么簡單。自己多花時間學習體會,不要盲目入市。
五、工資卡。這是我每月固定進賬的卡,發工資那天把前面賬戶該轉的全部轉了,剩下的就是我每個月可以消費的錢。這張卡月底可以月光。
以上的五個賬戶每年可以根據收入及儲蓄情況適當做下調整。大原則及比例不變。
這個方法我用了一年,我只能告訴你,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喜悅,也并未對我的生活質量造成太大的束縛。
如果你收入很少,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掉或者更改一些賬戶。比如,剛畢業的同學可以把我的旅游賬戶改成“個人提升”賬戶。用于買書,參加培訓課程等。
不要忽視儲蓄的重要,強制儲蓄是理財的基石。
不管收入多少,哪怕是每個月只能存五百塊,一年才六千,也得行動起來。沒有六千,哪里來的六萬?
要財務自由,首先得學會財務自律。
如果生活強奸著你,你就帶上安全套吧,至少避免了后患。說不定哪天還能反擊。
而你豐碩的銀行卡就是那個安全套。
很多女生沒有安全感,可怕的不是被男人拋棄,是你被拋棄以后發現連shopping發泄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