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都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家風,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我出生在農村,父母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從小到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我。
“模仿”是一個孩子從學語到為人做事最直接的一個途徑。孩子從不會說話,不會認人,到后來的會說話,會識人都是通過模仿。孩子最直接的啟蒙老師就是父母。
每到農耕時期,我總是能夠看到父親背著打藥桶去給莊稼打藥,我因為好奇,也會跟著一起去。炙熱的太陽直直地照射在我的皮膚上,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就已經汗流浹背,我開始抱怨,大熱天的為什么還要打藥,我跑到父親身邊,苦苦哀求著父親和我一起回家,等到天氣涼爽之后再去做這些事情,我以為父親會和我一起回來,沒想到,父親卻說,“不能因為天氣惡劣就放棄自己的工作,如果很輕松的就放棄自己本職的工作,以后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只要一遇到困難,就會想到放棄,這樣是做不成大事的,今天的事情就必須今天完成,明天還有明天要做的事情?!蔽夷菚r候還小,不能夠完全懂得父親所說的含義,后來長大工作之后我才能夠完全理解。
工作之后,我一直都很努力得工作,不斷去學習其他同事身上的優點,我以為只要我努力就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但往往理想與現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我想到放棄,我不顧一切的回到家中,向父親抱怨著工作中的不公,我以為父親會對我說想要回家就回來吧,沒想到父親指了指放在庭院的打藥桶,那一瞬間,我的眼里滿是淚水,雖然父親一句話都沒有說,我卻已經明白父親的意思。是啊,不能一遇到問題就想要逃避,用心做總能有所收獲。
我很感謝與父親的那一次對話,讓我在面臨問題的時候能夠從容,不膽怯,讓我能夠勇敢往下走,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在我母親身上,這就話就被狠狠地判了死刑。
我上大學的時候,奶奶生病了,全身癱瘓,臥病不起。那個時候,母親忙于家里的生計,每天都起早貪黑。人越是生病就會顯得越嬌氣,奶奶就是這樣的,生病之后的奶奶活脫脫的變成了一個孩子,身邊所有的人都不能夠接近,唯獨母親可以。記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那一次午飯,姑姑們為奶奶做好了午飯,奶奶一口也不吃,奶奶含含糊糊的說著一定要讓母親回來為她做飯,母親在外忙活了一上午,回到家中之后飯都沒來得及吃就開始為奶奶蒸雞蛋糕,然后哄著奶奶吃飯。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母親一邊忙著自己的生計,一邊又要照顧生病的奶奶,每天都像是一個陀螺一樣,來回的轉個不停。
我常常聽母親這樣說,“孝心是永遠都不能等的,贍養老人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因為別人做的少或者是不做,自己就產生比較的心理,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其他的不要管那么多。”就是這么一句淺顯易懂的話,一直影響著我。再到后來,母親生病,我忙前忙后,每天也和當時的母親一樣轉個不停,身體上雖然累,但內心是無比的開心,因為我也終于能夠像母親一樣,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抱怨,不比較,使自己的內心更加的充實與心安。
天道酬勤
在我家里的大廳里掛了一幅字:天道酬勤。每每看到這四個字我都感觸頗深,這四個字對我的人生之路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每次吃飯前的聊天,我們必定會圍繞著這四個字展開對話,每一次對話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四個字的理解也越來越深。
上天偏愛于勤奮的人們,付出的努力一定會有所回報,機遇和靈感往往只光顧有準備的頭腦,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我一直相信勤奮的力量。我每天都會利用閑暇時間多看書,多學習一些工具書,讓自己的思想,談吐,見識都能夠得到提升。這一個小小的習慣也為我自己加分,讓我在為人處事方面更加的從容淡定。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要感恩于父母從小的教育,如果沒有他們定不會有現在如此勤奮的自己。
父母亦師,身教勝于言傳。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魯迅先生也說過:“父母對于子女,應該健全地產生,盡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狈瓉須v史,在我國不知有多少膾炙人口、生動感人的名人家訓、家規,感召來者,滋養后人??鬃拥摹安粚W禮,無以立。”;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朱伯廬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br>
現在的我是一名老師,我更加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要形成好的家風,做父母的必須事事從自我做起,不斷提高為人父母的素養,努力將自己的家庭變成變成人才的學校。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子女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
每當天邊的云彩跨過天空的距離,每當樹葉又嶄新了一回,每當春風的清新拂過我的面容,我都會在這景物中感嘆自己已經長大我,我已經從當時的年幼無知,從當時的青澀隨著時間的擠壓走到了現在的穩重與成熟。感謝一路走來,父母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