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過河的思考:
1.小馬問的對象不對。
老牛比小馬高大多了,河水對他一點都不造成影響。就如學困生問數學考滿分的高材生,中考數學怎么考140分,高材生說少做兩個選擇題。松鼠比小馬又小太多了,不是一個能量級別的。如果他有馬哥哥馬姐姐,可以從他們口中直接得到答案,是了解自己的實力和實際困難,量身制定解決方案。
2.小馬做的功課不到位.
小馬沒有事先了解路線。導航有模擬路線,事先可以看到有道河,對策有哪些。河水的深度不知道,百度解決方案。(1)重物法。用一根繩子墜著石頭,沉到底 ,做記號 。拉出來 ,量繩子的長度 。(2)儀器法。測量水深所使用的工具和儀器一般有測深桿、水砣(測深錘)和回聲測深儀等。量得的河水深度再和自己身高做比較,就可以得到精準答案了。
3.小馬媽媽很智慧
(1)媽媽情緒平和。
當小馬沒有把貨送到目的地,媽媽沒有生氣懊惱,沒有挖苦責問小馬這么沒用,而是理解小馬,一定是遇到麻煩了。她了解小馬,小馬出發時是高興的,樂意幫媽媽做事情。
(2)媽媽因材施教。
媽媽一定知道那河水的深度怎么樣,小馬肯定能過去。如果不能過去,媽媽不會讓小馬送貨,白白犧牲性命。可是當小馬哭泣時,她沒有告訴答案。而是,帶著小馬重返現場。有了媽媽助陣,小馬信心倍增。媽媽讓小馬自己去試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馬小心地試探著,一步一步地淌過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么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小馬的成就感不言而喻。小馬能自己解決困難,通過嘗試,明白自己行不行。
(3)親子關系良好。
當小馬詢問別人后,拿不定主意,遇到困難,知道回家找媽媽,搬救兵。小馬總是跟隨媽媽的身邊寸步不靈,他過的很快樂。小馬的眼里,媽媽是最完美的。
(4)小馬的爸爸去哪里啦
親子教育的爸爸在哪里呢?小馬過河的作者是瑞安鄉村作家、老教師彭文席。1955年,他29歲,創作了《小馬過河》,并發表在新少年報上?!斑@是我第一篇正式發表的文章,當時也就是靈感突發,沒有任何啟迪和借鑒,完全是原創?!边@可以說小馬的童年生活也就是彭老的童年生活的寫照吧。爸爸長年在外,和媽媽一起度過童年。
小馬過河的故事:
小馬和他的媽媽住在綠草茵茵的十分美麗的小河邊。除了媽媽過河給河對岸的村子送糧食的時候,他總是跟隨在媽媽的身邊寸步不離。他過的很快樂,時光飛快地過去了。
有一天,媽媽把小馬叫到身邊說:“小馬,你已經長大了,可以幫媽媽做事了。今天你把這袋糧食送到河對岸的村子里去吧?!毙●R非常高興地答應了。他馱著糧食飛快地來到了小河邊。可是河上沒有橋,只能自己淌過去??捎植恢篮铀卸嗌钅??猶豫中的小馬一抬頭,看見了正在不遠處吃草的牛伯伯。小馬趕緊跑過去問到:“牛伯伯,您知道那河里的水深不深呀?”牛伯伯挺起他那高大的身體笑著說:“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毙●R高興地跑回河邊準備淌過河去。他剛一邁腿,忽然聽見一個聲音說:“小馬,小馬別下去,這河可深啦?!毙●R低頭一看,原來是小松鼠。小松鼠翹著她的漂亮的尾巴,睜者圓圓的眼睛,很認真地說:“前兩天我的一個伙伴不小心掉進了河里,河水就把他卷走了?!毙●R一聽沒主意了。
馬媽媽老遠地就看見小馬低著頭馱著糧食又回來了。心想他一定是遇到困難了,就迎過去問小馬。小馬哭著把牛伯伯和小松鼠的話告訴了媽媽。媽媽安慰小馬說:“沒關系,咱們一起去看看吧?!?/p>
小馬和媽媽又一次來到河邊,媽媽這回讓小馬自己去試探一下河水有多深。小馬小心地試探著,一步一步地淌過了河。噢,他明白了,河水既沒有牛伯伯說的那么淺,也沒有小松鼠說的那么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