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壓力與艱難,似乎總讓我們無法逃避。而這其中,他人對你的非議與指指點點,或是持續縈繞的自我否定與無價值感,會讓你螺旋式的陷入心理健康的困境。
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這種狀態絕非好事,畢竟發生抑郁癥或焦慮癥的前兆,往往就來自于長期的壓抑與負面情緒,以及由此逐漸形成的情緒記憶與負面思維定勢。
認清“自我否定與無價值感”的危害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被普遍應用于專業心理健康診斷環節,其中將“無價值感”列為重度抑郁癥的標準。這是一個復雜的癥狀,具有一系列潛在的發生過程。當我們沮喪時,我們往往會過度關注負面信息而不是正面信息。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于情感信息尤其會出現這樣的規律。從短期來看,當我們感到沮喪時,我們會感受到批評等更強烈的負面影響,從而將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消極方面的事件上。
負面情緒類記憶的形成
按照心理學的描述,我們關注的內容會形成記憶。如果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積極的事情上,那就是我們最容易記住的事情。然而,當我們經歷抑郁癥時,我們就會陷入消極的情緒,特別是當這些情緒與我們的自我價值相關時,就會形成自我循環負面情緒螺旋。
當抑郁癥持續存在時,這可能會轉向這樣一個思維認知過程:我們的記憶對我們自身的性格、能力和潛力的描繪都是暗淡的,消沉的,從形成消極的自我認知。
情緒會遮蔽你的理性認知
在心理學的認知行為療法中,情緒推理被認為是一種思維習慣,其中我們的情緒遮蔽了我們的感知。在抑郁時期,我們最容易受到情緒推理的影響。
您可以將其視為一種“抑郁眼鏡”,它可以對我們視野范圍內的所有事物進行著色。不管情況如何,因為抑郁癥給我們一種不好的感覺,所以我們可能會錯誤地認為自己很糟糕。
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將內心的想法視為絕對真理。抑郁癥會將其扭曲成一種認知偏見,讓我們開始相信其他人也貶低與否定我們。若是社交范圍較小,習慣于通過社交媒體互動,加上對抑郁癥帶來的批評越來越敏感,必將加重這樣的心理健康問題。
改變之道:提升自我價值感
以上提及的自我價值感低,通常會阻礙我們實現愿望的進程。如果您正陷入自我否定或無價值感的消極狀態,甚至正在與抑郁癥作斗爭,您可以采取以下四個步驟嘗試改變:
(1)尋找證據。
看看你是否可以列出支持你的信念的證據,以及反對它的理由。請注意,鑒于抑郁癥使我們對積極的事物產生偏見,您的清單可能會有偏見存在。當您做了一些善事、受到稱贊或對某件事感覺良好時,請將其寫下來,這可以幫助抵消那些消極偏見。
(2)相信改變后會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你現在可能會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但你很可能不會永遠有這種感覺。你可能看不到你頭上的抑郁癥有色眼鏡,但你可以記住,你現在的感受肯定會改變。
(3)問問別人。
當我們經歷抑郁癥時,心理對等的心態下,認為別人也對我們有不好的看法。我們更有可能在不進行調查的情況下,做出不客觀的假設。當你懷疑別人對你生氣,或對你有不好的看法時,如果你能有足夠的勇氣去詢問別人,你就有能力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4)尋求支持。
當經歷抑郁和無價值感時尋求支持至關重要。這可以得到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也可以是專業心理治療方面的支持。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您檢查這些經歷,而認知行為治療可以為您提供一個挑戰自己想法的地方。如果你的自我價值感因人際關系而變得更加模糊與負面,心理化療法可能有助于改善你與自己和他人的關系。這可以幫助您認識并擺脫心理對等和其他非心智化模式。
【問念】心理健康總結:
人類的記憶模式存在某種范式,即著重關注的事物更容易形成長久的記憶。而持續將生活中的某些“不好”的事情與負面情緒建立連接,并在思想上不斷重復,形成烙印,變成思維定勢和認知偏見,這一過程自然會逐漸螺旋式導致抑郁類心理健康問題。而改變這一切的關鍵,就是要打破負面消極記憶的形成,或對已有的負面思維習慣逐漸消解。你可以的,加油吧!小程序搜索“問念心理”,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