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兒君有個朋友叫小A,今年剛上大一,本是滿心歡喜的離家,沒成想一周未過便說想回家,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和室友相處的不愉快。
女生寢室不愉快已經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了,只是事兒君沒想到小A的室友竟是如此奇葩!
小A是新疆人,天生的長睫毛高鼻梁,從小膚色就是怎么曬都曬不黑的那種白,事兒君曾一度嫉妒的要死!
沒想到這先天優勢卻成為小A的煩惱,小A說,有天她提前回寢室就聽到室友在談論自己,大致內容是:
“你看她眼睛那么大,一定是割了雙眼皮。”
“說不定連鼻子和下巴都動過了,雖然挺好看的,不過一看就是整的。”
“每天早晨起來那么早化妝,也不知道要勾引誰,我看她用的化妝品都不便宜,也不知道是誰買的。”
小A在門口聽了很久,最后默默離開,可事兒君卻忍不了,今天非要說說這件事!
MD,長得好看就必須是整容整出來的,天生麗質不行?化妝就必須是為了勾引別人,讓自己變得更美有錯?
完全沒想到,在如今開放的21世紀,竟然還會有如此固化的思維,限定著自己,限定著別人。大清早亡了,這些固化的思維怎么還根深蒂固?
這樣的事情并非個例,無論是在大學里,還是生活中,總有人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去揣測別人,甚至惡意中傷別人。而在事兒君身邊,這類人總是以女生居多,而她們揣測的對象,通常也是女生,而且還是比較優秀的女生。
在大學里,你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她這么好看,一定是整容了。
一個學生怎么買得起這么貴的包,她一定是被包養了。
她男朋友那么有錢,在一起一定是因為錢吧。
這個暑假她怎么瘦了這么多,要么是吃了減肥藥,要么是抽脂了。
還沒到考試的時候,天天去什么圖書館啊,不就是為了裝13么?
以上對話,經常會不限頻次地出現在女生寢室,她們始終不相信有人天生麗質,更不相信有人可以堅持跑一個月5公里,也不會相信有人去圖書館是為了讀書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她們,完全是不同的兩類人。說別人壞話的,多半是自己不夠優秀,也以為別人和她們一樣不思進取。
有人說,最大的修養就是知人不評人,事兒君覺得,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實在太少,但是最起碼,我們應該做到不惡意去中傷他人。
別人用兩個月的兼職薪水買了個包,偏偏有人說她被包養;別人用一個假期控制飲食運動減肥,偏偏有人說她吃了減肥藥。在這個世界上,總有那么一群檸檬精,唯恐別人過得好。
同樣都是女生,何苦相互為難?有對別人評頭論足的時間,不如思考一下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當然,事兒君代替小A說一句:老子憑本事長成這樣,不像你只有整容才能看著順眼點。
還有,老子就是化妝化的,你要是化的好看算我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