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返校的第一天,半天的車途奔波,半天的寢室打掃,到了晚上累得早早爬上了床,躺在床上對著手機屏幕,這樣的感覺似乎又回到了上半年,即使我在想著,大二我真的該控制玩手機的時間,但耳邊又一個聲音在響:這才第一天,又忙乎了一天,很累!應該休息放松,后天上課,明天再思考。
正對著手機屏幕,一學長突然分享他在簡書APP寫得一篇文章《長大》,我說,你也在簡書寫文章,他說,偶爾寫寫。隨后聊了幾句,關于大學生活的內容。我說,【我害怕上大學,我害怕所過得生活又會自認為浪費時間,但也不知道做什么。】他說,【開學才大二,還有很多機會的,我大一大二做成的事很少,甚至大二一年處于迷茫期】。隨后他向我分享一個公眾號,說看看她的文章吧,或許對你有些想法。
打開公眾號,看得第一篇文章是關于她個人的一些自我介紹,文章的標題是《二十歲不為夢想而活和死了有什么區別》,一個讓人感覺熱血滿滿的標題。在看過很多雞湯文之后,我已經對別人如何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勵志故事、筆者以說教文的形式談起自己或是他人如何通過自律而獲得開掛的人生,毫無任何感覺。只是在看時內心激起波瀾,甚至會效仿他們的“說明方法”,但隨后該做什么就做什么,該迷茫的就迷茫,該消失的就消失。
但是這個女孩,那篇文章的作者。(筆名:莫莉姑娘)。閱讀著她寫下的自己想做事情的經歷,我曾懷疑她就是我,那些她現在繼續做的事情,是過去我抱著想做的態度都嘗試過的,還有不論是現在所處的大學環境,甚至是專業,我們都一樣,而大相徑庭的是結果,我所想做的事情都沒有結果,連繼續都不肯。
我有畫畫的夢想
小時候想學畫畫,
媽媽說沒有錢讓我去學。
我覺得應該從零開始學畫畫,
從2015.9.16開始第一幅畫,
現在已經完成四本畫冊,
總共畫了兩百多幅。
除去寒暑假的時間,
平均三天一幅畫,畫了兩年。
我有旅行的夢想
從2016.10.29開始旅行,
現在已經去了11個省份,
二十多個城市,
最遠從廣州到北戴河,
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距離
我想去義工旅行
寒假有做義工的想法,于是花了兩個小時到各大平臺找青旅。第一次義工旅行真的非常棒,從未想過自己可以和韓國歐巴一起出去玩,可以讓他教我韓語。
寫自己的微信公眾號
從未想過學理科的我會寫文,剛開公眾號的時候,很多人都跟我說一直想要申請,最后不了了之。我不知道做公眾號多難,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關注。我只知道不會了就學,百度不行就去其他搜索引擎,還是不行就去問人,總會有解決辦法。
……
她有畫畫的想法,我也有。小時候,喜歡照著書上的卡通人物畫畫,但是卻沒有那樣的家庭條件從小報班學習,只會讓我好好學習的父母會說,學畫畫有什么用,“正正經經上學”才好。高考后的暑假,時間很多,開始看些素描視頻,那時對素描很感興趣,另外初中上過一兩節簡單素描課,更是激發對那種黑白立體圖畫的喜愛之情。一邊看著網上的視頻學習,一邊照著原圖畫了幾張簡單圖片。
到了大學,還是有想過學繪畫的沖動,尤其是人物肖像素描。那種網上視頻是學不來的,也想過報班學習,因為不想和父母說明自己的想法,他們也不會同意的,所以資金是不允許,另外也沒有如此勇敢到一個人每天往校外去學習繪畫。后來也就再也沒有拿起鉛筆,看起視頻。
大一上學期報了一個書法社團,買了筆墨紙硯。寒假一放假,在網上搜索一些字帖學著臨摹,包括看一些基礎教程,幾天下來,把九宮格抄了一遍,再找來隸書,繼續練習,寫著寫著漸漸有了感覺,比如什么時候該落重筆,什么時候收筆,有些字看起來倒也有幾分像接受過系統學習的學生。
寒假返校,打算繼續堅持下去。因為忘記帶毛氈回學校,便從網上買了一大片,是那種可以鋪滿整個桌面的,但自從鋪下后,只寫過一次,此后就當成了桌布,直到大一結束因為沾染水漬和一些碎屑,扔進了垃圾桶。
仍然在寒假,那時在看電子書《解憂雜貨鋪》,看完之后,開始了解東野圭吾,不知不覺突然對日語產生興趣。這種興趣很奇怪,我不喜歡動漫,也不追日劇,怎么會有學習日語的想法?就只是因為日語有很多和中文相似的字,學習日語更容易相比學了七八年的英語,到現在也不能說上幾句英語。
同樣開始在家里看視頻,熟悉一些最基本的,包括五十音圖,平假名片假名,發音。因為和中文筆畫很相似,能夠接受的程度比英語好。回到宿舍,和室友說我準備自學日語,室友說,【可以的,我高中語文老師在大學就自學的日語,還去過日本。】這更加增加了我自學的決心。導致最后差點報名某日語學習機構,和客服說了很多,但最后因為上萬的幾年制學費而作罷。當客服再次打電話問我有沒有想法,費用這方面可以分期付款。而此時,我已經將學習日語這件事拋到了九霄云外,當時直接想法,這個客服就是騙子。
大一下學期的5月份,開始接觸微信公眾號。從寫文編輯排版,不懂的便百度或者找朋友詢問,再去貼吧,投稿群,空間、豆瓣……宣傳,關注的人數達到200多人,一個月左右開通原創。當時忙得不亦樂乎,想著很多:自費征稿,希望做到日更;找一些伙伴的加入,擴大微信公眾號的宣傳力度。在決定停更的時候想到這些想法簡直覺得幼稚不堪,另外看到自己寫得那些文字,一身雞皮疙瘩。
暑假回家,寫文征文編輯的激情未減,甚至打算做到日更,有幾來天,每天推送,雖然閱讀量很少。有一個很早關注的筆友發微信,吃驚的說:厲害了,堅持!
7月份因為一些事,選擇停更。當時那個筆友又發來微信說:“怎么不做了,是因為太累了,沒什么人看么?你應該堅持的!”我的回答:“不是因為累,覺得沒什么意義。”我是不自信的,那些發過的一大部分推送,是不忍去讀的,全都刪除了。我說,我還是會寫得,不是在這里,在一個只有陌生人看得見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所思所感。
停更后的暑假,在某APP以另一個筆名開始寫文寫詩,在另一APP寫短篇小說。之前一篇小說上過首頁,閱讀量達到1400多。而點贊的人數很少,有一個評論直接說:“寫得一點意思都沒有。”當時,還在繼續寫,寫著寫著看著慘淡的閱讀數量,直接擱筆不寫了,甚至思考大概太自以為是,天真以為自己適合在文字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然而事實告訴我是不可能的,不是這么過早的說。雖然受挫,同時也讓我明白自己不該選擇什么,你只適合內心獨白,活在自己的世界寫自己,解剖自己。
在假期,因為暑期實踐活動需要p上我的照片,在朋友圈詢問有沒有p圖大神,后來有一個人回復了,答應免費幫我p圖。和他聊幾句,讓我對ps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想法,曾經淺薄的意識里,ps和美顏相機差不多,直到一點點搜索了解,沒有想到ps用途如此之廣,而且實用性特別強,但同時接觸起來也是難得。僅僅下個軟件,花費了很長時間。
然后經過那個幫我p圖的人介紹,進入了一個學習群,里面有老師直播試聽,每個“班主任”也會催促學員,大概看了幾次視頻,甚至還做了筆記,因為講得有些快,對于新手來說。后來下了網易云課堂,下載了一些基礎視頻。一點點了解復雜的界面。
也就一個星期左右,擱下了,屏蔽了學習群,網易云課堂再也沒打開過。
一年,沒有一件事情是繼續下來的,不喜歡用堅持這個詞,這樣的一個詞更多是讓我注重事情的結果性。到現在我還一直在心里問這些事情的意義,包括寫這篇文章我也想到,如果這些我統統“堅持”下來會怎樣,是浪費時間?還是有些東西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其實沒有意義,也不該問有沒有意義。
現在也漸漸明白,你不應該堅持一件事,而是繼續一件事,至少你曾經是燃燒過盡的木炭,還是有繼續燃燒的可能,這樣的可能,應該是抱著平靜從容的心態,比隨遇而安多一點激情。
你所想做的事情并不能帶給你任何的“利益”,有時候會覺得回過頭看,那些事情可做也可不做,甚至什么人都可以做,還會有些人比你做得更好,所以看不到任何做下起去的意義,甚至一次次迷茫自己所做的,然后放棄。我是個沒有一件事情繼續做的人,所以不敢說你繼續做了會怎樣,但可以肯定它沒有你“堅持”下來的事情轟轟烈烈,卻點綴了你以后路上的風景。
我沒有后悔后來沒有堅持任何一件事情,而是慚愧自己沒有將一件事情繼續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