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結合實例,從六個主要層面展開。
(1)AppStore渠道拉新
問:有效關鍵詞如何篩選?關鍵詞排名如何提升?業內刷關鍵詞排名的主要方式、以及各自利弊?如何設置馬甲APP?
答:①用ASO工具(aso100),對比競品,篩選搜索指數較高的關鍵詞。
②加一些ios換評群,每天換5—10條評論(帶關鍵詞的評論能提升關鍵詞排名,建議自己先寫好評論、讓對方復制);如果預算充足,可以刷量(6200多熱度的詞,差不多1500的下載量),一般在刷量后五天內,關鍵詞排名較為穩定(當然也有運氣差的同學)。
③機刷和真量刷,機刷便宜排名提升快,但比較危險容易被下架;真量刷主要用積分墻形式,比較貴(2到3元一個),但安全(業內大多采用這種方式)。
④馬甲APP的開發者賬號要不同、網絡IP也要不同(避免誤傷主APP),建議采用兩套關鍵詞,馬甲APP和主APP的產品功能、形態要接近(方便后續導用戶,業內主要采用開機圖、banner位、推送、彈窗等方式導用戶)。
(2)Android 渠道拉新
問:量大的安卓市場有哪些?付費推廣后,如何評估效果?哪些安卓渠道,優化關鍵詞能提升排名?
答:①騰訊應用寶、360、百度、小米、豌豆莢、華為,這幾個渠道量大,需要每天查看新增情況、主要關鍵詞的排名(建議用Excel表,每天記錄)。
②目前有CPA、CPD等合作方式,部分安卓渠道會作弊(刷點擊率、刷下載,后期留存率低等),所在在付費推廣后,一定要建Excel表,每天記錄各關鍵詞的排名、下載-激活比率、后期留存率等,也要計算單用戶的獲取成本,篩選性價比最高的渠道。
③目前小米、騰訊應用寶可以做ASO(在副標題、短描述、長描述靠前位子,加上熱詞、競品詞),其他安卓渠道都是看錢說話、做不做無所謂。
(3)產品指標數據
問:哪些數據指標需要每天查看?第三方統計工具(友盟)的業內常識?日活上升緩慢、甚至有下降趨勢,該抓取哪些數據進行分析?數據的展示形式有哪些?
答:①各渠道的每日新增、日活、留存率,這三大數據指標要每天看、記錄(沒有刷友盟的可以從友盟中查看,反之,請讓你家技術在運營后臺加上相應功能)。
②日活數據線最好不要降;每日啟動分布一般晚上10點達到最高峰;留存隨時間變化線,是曲線順滑下降、最終平穩;地域分布、機型分布、用戶單次使用時長、用戶日啟動次數,請參考各大應用市場最新發布的數據報告(刷友盟也請專業點!)
③查看近期新增曲線是否降低,新增減少會導致日活上升緩慢;把日活拆分成ios日活、各安卓渠道日活,并繪制日活曲線,查看原因所在;直接看友盟—錯誤分析—錯誤趨勢,有可能是近期技術問題,導致產品不穩定(很多情況是,技術自己知道出了bug,但不說,最終運營背黑鍋)。
④建議用黑底白字的圖表(柱狀圖、折線圖、餅狀圖,依情況而定)。
(4)產品功能層面
問:下載-注冊-完成注冊,各步驟的流失率如何計算?發現異常數據,該如何找原因?如何推動、優化產品?如何用友盟,讀取產品各頁面的訪問次數占比、停留時間、跳出率?
答:①下載—注冊、這一步的流失率其實沒必要計算(除非是付費推廣),注冊—完成注冊、這一步可以從運營后臺導數據(沒有此功能的,請找你家技術加上)
②圖1中,未完成注冊的新用戶占比達到22.4%,某幾天甚至有60%。這樣鐵定會影響日活增長,運營需要有數據分析的能力,更需要有不怕得罪人的魄力。
③問題如果會影響產品主功能的使用,就不能妥協、必須讓產品、技術馬上改。問題如果不是很緊急,就交由產品經理排期,但你也要定時盯著。④友盟可以按ios、安卓、版本號,查看各頁面的訪問次數占比、停留時間、跳出率,發現異常數據,要告知你家產品經理。
(5)運營后臺層面
問:社交類產品,圖片審核過程中,不合規的圖片占比如何計算?主要原因歸類分析?運營后臺層是否有可改進之處,可提高工作效率?
答:①日常圖片審核過程中,要每日記錄不合規圖片的比例(運營后臺要有相應的統計功能)。
②日常記錄、原因歸類,圖片不合規主要集中在哪種情況下;結合競品,查看自家產品的圖片上傳步驟、提示文案是否合理;加用戶為好友,聽聽他們怎么說。
③運營后臺日常使用過程中,哪些功能是高頻使用、哪些功能是雞肋。需要定期整理運營后臺的需求文檔,主動推動技術、改進運營后臺。
(6)用戶運營層面
問:哪些渠道可以聽取用戶反饋?核心用戶、KOL、線上活動的獲獎用戶該如何運用?如何有效篩選用戶反饋,告知產品經理?如何用戶分層,推送不同信息?流失用戶召回的各種方式的利弊?
答:①產品內的用戶反饋渠道、主要應用市場的用戶評論,定期定性進行用戶訪談(不能不聽用戶反饋、也不要盲目的聽)。
②建立各類用戶庫(記錄用戶資料、多渠道聯系方式),定期維護。
③把用戶反饋分類整理,交給產品經理(注意保留原始反饋記錄)。
④新注冊用戶、長期活躍用戶---需要進行用戶分層,推送不同信息。
⑤根據你家產品的注冊方式,選擇相應的用戶召回方式(這塊比較復雜,我實際操作過多次,大家可以找我細聊)。
最后,都說對上管理是門藝術,大家有哪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