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晴,星期天? ?
今天是國家消費者權益日。教育打假與知識維權是這個權益日相對集中的話題。
很早就起來了,感覺過了五十,不再那么貪睡,也不像以前那么能睡了。不知道好還是不好。順其自然吧。先生遛狗,吹簫,我七點就坐到了電腦前,修改課件,十點多突然有了點困意,在客臥小憩了一會,陽光透過窗簾照在床上,暖和和的。醒來看到先生和狗都坐在窗外的陽臺上,與我只隔著一面落地玻璃窗。花,人,狗,十分和諧。悄悄的從客廳繞進去,想拍下那溫馨的一幕,不料狗狗是無比警覺的,我一只腳才踏進陽臺,它卻已經是雀躍著朝你跑過來了,快樂的搖著小尾巴,圍著你跳來跳去的,想與你親昵。好半天才讓它把注意力放到新買的玩具上。它的小恐龍布偶、小猴子和橄欖球磨牙發聲玩具散落在地上,它在花影里滾來滾去,我想培養一下它的鏡頭感,小家伙很是不配合,好容易才抓到兩張稍微可愛的。
其實生活中很多美妙的時刻你是抓拍不到的,也不需要抓拍,只需你靜靜的用心去感受,去品嘗,去琢磨,去回味。就像流淌在空氣里的清香,對望于晨昏間的眼神,彌漫在柔情中的夜色,廝守于灶臺前的料理,并行于黑暗中的跋涉。
下午都在研磨時光。一人在書房寫字,一人在客廳讀書,小狗在腳邊酣睡。晚餐后去妹妹家取媽媽寄過來的藜蒿粑粑,結果取回來的還有“老鄉情”黃瓜皮、萵筍皮、煙筍、黃豆醬和蔡娭毑豆腐乳。湖湘弟子都熟悉的老味道,媽媽的味道,從來都是這樣,不管情勢如何嚴峻,媽媽的愛總是能穿越封鎖抵達兒女的身邊。以前我總是務必抗拒父母給我們寄這個寄那個,尤其是自己親手制作,現在爸媽也改變了一些做法,寄過來的是袋裝食品,我的情感也有了些微妙的變化,東西到,表示父母康健,愛的河床仍然在向前奔流。
如果時光停在此刻,這一天是很完美的。可惜世間完美的時刻很稀少。就在我難得認真的看一回電視劇(《安家》)的時候,正在低頭看手機的先生突然轉過頭怒氣沖沖的問我:今天你在二樓扔垃圾了嗎?
“沒有!我哪里去扔了垃圾,二樓又沒有垃圾桶”我頭都沒有抬,心想二樓哪里有垃圾桶啊,不就是電梯旁有個小筒子么。
“二樓怎么沒有垃圾桶,二樓小區里那么多地方都有!你一天都在關心些什么!業主群人家怎么說這個垃圾袋是我們的?”聲音依舊很高。
“我說了沒有就是沒有,我今天一天都沒有出去!再說我們家的垃圾一向都是你去扔的。”我的聲音也高了起來,壓根沒有想到先生說的二樓是小區花園。
“你這是什么態度!業主群人家在說這個垃圾袋是我們的,我還在耐心跟他們解釋,你怎么還不能好好跟我說!我跟你講,你這種不尊重人的做法讓人非常不爽!”
我這才意識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湊過去一看,業主群(我不在里邊)轉發了一個寫有樓層的垃圾袋(應該是一個送快遞的包裝袋)在點名批評。后來管理人員出來,指出那是前幾天在垃圾桶旁拍的一張照片,發錯了,事情才平息了下來。
一天的美好生活,被一個垃圾袋破壞了,空氣一下子沉悶,狗狗也被我們倆的幾句高腔嚇著了,警醒的蹲在桌子旁,頭昂得高高的,眼睛鼓得圓溜溜的,四肢也立得直直的。我扣著“不能好好說話”與“不尊重人”的帽子,低頭反思。想起《可復制的溝通力》一書中講到:平衡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有幾種方式:委屈和討好、控制和強勢、忽視和無助、尊重與合作。其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與合作,自己的需要很重要,他人的需要也很重要,尊重就是要真的能夠關注到他人的需要,并平衡自己們的需要與他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唉,知易行難啊!尊重是相互的,也應該是對等的,我今天怎么就不尊重人了呢?
“sunny,到籠子里走睡覺去!”先生沒好氣朝著小狗說。
這小東西,比我能察言觀色,立馬乖乖的跟著往籠子里去,眼神溫存,態度端正。我摸摸它的頭,說:sunny,你今天表現得不錯,我以后要好好向你學習!
果然是維權日,我們都在向生活要被尊重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