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似乎是一夜之間遍布大街小巷的。資源共享成為它的最大優勢。也讓自行車在多年后回到大眾生活中。比起公共自行車需要專門一套手續并辦理公交卡。只需要手機注冊、交費、掃碼就可以使用的共享單車真的好方便。
為這一“新發明”而興奮的我,享受著這它帶來的便利和福利。但是我現在遇到了問題。有兩次我時隔兩周,刷開了兩輛缺腳蹬的車。并且有一天中了彩,連刷開三輛有問題的車子。當天我打客服電話投訴。其實與其說投訴,不如說報修,并建議后臺做好報修車輛管理。
然而讓我有些氣憤的是,之前我報修的車輛兩周后因為同樣的問題再次被我刷開。是后臺不作為嗎?我需要打電話跟他們討論一下了。可故事的高潮在于,隔了一天,我再次在不同的位置找到一輛缺腳蹬的車。很顯然,沒法騎了。那一瞬間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同樣的問題(缺一個腳蹬),每次卻會在不同的地方被發現。如果不是同一輛問題車,就很有可能是人為的了。說實話,想明白這點挺叫人寒心的。見過拔掉車座不讓別人騎的,但我更鄙視卸了腳蹬的人。太不顧他人安危了!你以為騎客發現缺零件會繞道而行,但是如果沒發現就騎上去了呢?小孩子騎怎么辦?這比占用公共資源為己有本身更罪惡、更缺德,完全視他人于無物,眼中只有自己占用的這點資源。
這種封建意識的小農思想也許真的太根深國人思想了。雖然見了、聽了很生氣,但是我并未對公共資源的普及感到灰心。新鮮事物在發展中總需要過程,人們占有的同時正說明資源的缺乏。就好像公廁配衛生紙的問題,我還記得有人在媒體上進行過討論。說國外可以,國內就不行,否則一定會被人撕光裝進自己口袋。可現在看來,這已經不是問題了。所以有理由相信無論說國人素質、還是資源共享,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而對于那個惡意被卸腳蹬的車呢?我有開車記錄,明天就打電話(客服5點就下班了)報修、鎖車,希望通過我的舉手之勞,可以幫助這位缺德的主,明天連自己也刷不開“精心維護”的車。請跟孤獨的腳蹬一起窮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