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合綜效的運用
接到3.0班委的通知,本周作業是結合《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談談讓自己最有收獲的一點。思前想后,還是說說自己在200期的踐行,個人覺得在【統合綜效】這一點有深刻的體會。
什么是【統合綜效】?它的基本心態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么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了解。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益處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獲。
基本原則:整體大于部分之和,1+1>2。
主要觀念:尊重別人的差異,開辟第三種變通方案;合作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也會產生好結果。
關鍵流程:通過雙贏思維和同理心思維,創造統合綜效的結果;應用該方法是發現和找到第三種解決方案。
A)檢視第一次錦囊會
在籌備第一次錦囊會(大班會)是倉促的,帶班教練周三找到班長和我,要求周六舉辦。我立即表示反對,因為班級剛剛開始組建不久,班規沒有,打卡很不規范。結果教練說不行,因為90天地圖已確定,不能更改。我說不更改也行,可不可以推后。她說也不行,我和班長只有硬著頭皮上,教練發來了一個參考格式,班長小改動了一下就發來了,結果教練反饋不能照搬照抄。每次排練都暴露出很多小缺點,通過教練摳細節,發現細節管理的重要性。第一次錦囊會(大班會)在忐忑不安中開場,在會后會的環節,教練給出了效果出人意料的肯定評價。我們覺得之前所受的批評都是值得的。我開始冷靜思考,因地制宜出臺了死黨制度、輪值制度等10多項管理制度,有效地規范班級運行。
在第一次大班會后,我提出統籌會議的9個步驟,教練給予了充分肯定:有統籌思維就很好,加上一點就會更好,以后叫‘熊十步’。
B)親自操刀第二次錦囊會
于是我仰仗這個獨家秘方,開始了緊張的第二次錦囊會籌備工作。每次教練詢問,我都會清楚地告訴現在的進度,他們對我更加放心。到了提交宣傳海報的日子了,班長給他發來一個信息,問宣傳海報做好沒?我說還沒。他說宣傳海報要有備胎,第一次就因為宣傳海報不及時,急得火燒眉毛,被教練嚴肅批評教育。后來,趕緊找他人做了一個。當天上午,我馬上聯絡宣傳部長,她表示上午做好。其實在上午找完她后,我自己用PPT設計一個海報作為備胎放著。下午15時再找她還沒有做好,我就很生氣了說:部長,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不會做,請立刻告訴我,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我問起才說不會做,連挽救的時間也沒有呀,只有被罵的份。這樣吧,我自己設計一個海報,你將這個海報發到班級群吧。催促了三次,原原本本地發出去了,任何引導語也沒有,我無語了。
事后,我也作了檢視和反思,宣傳部長做事帶組還是蠻不錯的。她可能對宣傳部的職能及自己的職責不清楚,作為副班長不能一味指責,如果她很厲害,早就做出來,也不會拖著。還是協助她找個懂設計有美工基礎的同學配合她會好的。于是,我繼續修訂完善我的10步法,全面加入各位角色大臣的職責,第一次用幕布做起了思維導圖。結果得到了教練們的一致稱贊。
于是我決定與她對接,了解真實原因,看如何幫助她。她告訴我,她之前沒有學《PPT營銷力》課程,自己不會。準備這一周去學,學了后自己來練習。有上進心,知道改進。我覺得我要求太急了,書到用時方恨少,也產生了學PPT設計的念頭
C)協助籌辦第四次錦囊會
到了第四次錦囊會,因統籌大臣賀磊要承辦線下活動,我主動協助他籌備,要讓班會照常進行。還是宣傳海報,我很無語。我問宣傳部長:海報做出來沒?她回答說:沒有,上午沒有帶手提電腦,下午回去拿。上午我感覺到不妙,于是自己又開始用PPT設計海報,中間三個斜長條,里面寫了三個分享主題,如何擺放標題和會議地點、承辦單位卻成了問題,最后我想到太極八卦圖,于是非常簡潔的海報出爐了,又把它作為備胎。
到了下午,我打電話追蹤,她給一個別班的宣傳海報,一個字都沒有改過。我問她可不可以加上三個分享主題,她發一張圖片說:班長找別人做了,你不知道嗎?我說:不知道,我問下。多個海報風格,展現不同的設計理念,可以取得不同的宣傳效果。結果她沒有回應。沒辦法,我再次將我的備胎海報發出來,很多同學給出了:簡潔,問我是不是學過PPT海報設計?
還有一個問題讓我頭疼,主持人很久沒有找到。我于是發出主持人招募令,有兩個人發來咨詢信息,其中一個主持人說周五上午要寫主持稿,結果她到了下午三點也沒有消息。我想起她上午所說:下午到晚上20點30分左右才有空與我通電話。
天哪,我于是又承擔起主持人的角色,開始撰寫主持稿。寫好了,我發給她看,請她多朗讀幾次。5月26日早上,我帶著新的主持人開場。事后,會務組長成員向我表達感恩感謝,此刻我感覺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通過以上事例,得出以下結論:
一、 任何事情先要有個負責人來統籌,擬定事務計劃流程。按流程就不會慌張,永遠都知道下一步,做起來得心應手。
二、 了解各角色大臣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培訓或者派人幫扶。
三、 角色大臣、海報、主持稿、道具、錄音等都要有備胎(第三種方案),以應對緊急情況,寧可備而不用,否則會手忙手腳。
四、多站在雙贏和同理心的角度,不要責怪別人,是自己教的方法不對,持續改進培訓方法。一回生二回熟三回精。
五、 善于發現問題是能力,擅于解決問題是本事。接納問題都是來助我們成長的。有問題才沒問題,沒有問題才是大問題。
六、 會務組成員大家相互協助,相互補位,彌補了很多小缺失,團隊的力量永遠大于個人的力量。
七、 參與多深,領悟多深。光說不練假把式,通過參與審稿,我明白三段式寫法的妙處,因為分享時間有限,文稿必須層次清晰,讓人聽得明白是核心,文字溝通要讓別人看得懂,而不是自己搞懂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