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當我們認為自己不夠可愛甚至令人生厭、卑微無用、有缺陷時,在與外界交往中,就會不知不覺用我們的言行反復進行佐證,直到讓每個人都認定我們確實就是那樣的一個人。
75、“情緒共鳴”原理:在外界的刺激下,一個人的情緒和情感的內部狀態和外部表現,能夠影響和感染他人,使其產生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反應。
76、厭惡心理似乎是一種消極的情緒。畢竟,懼怕一個人,說明你有弱點;討厭一個人,說明你有偏見。可是,如果仔細分析厭惡的心理活動,就會發現它也不都是一件壞事兒。心理學理論認為,回避和厭惡本身,往往可以產生自身防衛的效果,它說明人在一定條件下的行為,是經過選擇的結果,而不是盲目所為。
77、安慰劑效應,說的是在不讓病人知情的情況下,服用完全沒有藥效的假藥,但病人卻得到了和真藥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
78、霍桑效應,也稱為宣泄效應。對于職場人來說,工作的過程就是積累壓力的過程,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若不及時排解壓力,就會被壓垮。所以,工作一段時間后,就得適當地宣泄一下,這樣才能維持身心的平衡,更好地處理問題。
79、第一,看動畫片,玩玩具,喚起童心。成人的世界壓力太大、無奈太多,連看電視劇、電影都會從角色聯系到自身,平添傷感。看動畫片就簡單很多,充滿了幻想,天馬行空,輕松活潑,能夠喚起童心,讓人暫時忘卻煩惱。玩玩具也如此,可以度過一段單純的時光。
第二,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心煩的時候,約朋友或單獨去K歌,抑或者去跳熱舞,解開職場中的自我束縛,肆意釋放個性與情緒。
第三,運動。無論是跑步、登山還是極限運動,都可以給人帶來快樂,讓壓力在汗水或是刺激中得到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