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與騰訊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鐵路總公司進行了會面,就騰訊與中鐵的進一步合作展開了討論。陸東福表示,期待能通過中鐵與騰訊的合作,推進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進行雙方的優勢互補。
中國鐵路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的高速鐵路網,騰訊則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互聯網是一張通過信息技術構建的虛擬的網,而鐵路是一張綿延萬里,覆蓋全國的現實的網,“安全、高效、便捷”是二者的共同發展趨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高鐵網建設的飛速推進,“雙網融合”既是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雙方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戰略選擇。
近年來,鐵總積極探索與民資企業合作的道路,吸引“民資入鐵”,早在今年5月,陸東福在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的會面中,就提出在電子支付和國際物流等方面的合作意向。而騰訊作為國內“互聯網+”的先驅者和實踐者,有望與鐵總在智慧鐵路、無現金出行、“刷臉” 進站等方面積極探索,為鐵路運輸帶來互聯的智慧,為人民群眾創造多樣化、個性化的旅行生活。
如今,鐵路也將打造特色“互聯網+”生態。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實體、個人、設備都連接在了一起。互聯網已經不再是虛擬經濟,而是實體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鐵路作為我國運輸行業的中堅力量,在購票查詢、驗票進站、乘車服務等方面有著巨大的數據服務需求,而支撐如此體量需求的根本在于“互聯”。高鐵訂餐體現的是人與服務的互聯,刷臉進站體現人與設備的互聯,智慧鐵路體現人與信息源的互聯……鐵路“互聯網+”新生態將建立在廣泛的互聯基礎上,基于傳感、數據去感知每個用戶每個瞬間的位置、需求、行為,使鐵路生產服務更加開放、靈活。
鐵路運輸作為第三產業,始終把消費者的需求作為發展進步的根本前提。而“互聯網+”代表著以人為本、人人受益的普惠經濟,個體的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近年互聯網與鐵路網雙雙取得重大飛躍,是需求決定了技術的發展趨勢,是需求打破了虛擬和現實的壁壘,同樣是需求,使消費者成為科技進步的受益者。
鐵總和騰訊的合作潛力巨大,擁有廣闊的前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鐵總將更加牢牢把握市場需求,緊跟時代潮流打造“互聯網+”新生態,使科技的進步真正造福于人民。
評論人:趙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