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新政再次暫緩,跨境電商發展呼吁外貿監管創新》(原文已全文登載于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2016年12月8日總第666期)
APEC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教授/文
商務部日前宣布,為穩妥推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模式過渡,經有關部門同意,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有關監管要求給予更長的過渡期,再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
此次政策調整,主要是源于2016年4月8日,財政部推出《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針對海關試點城市實施的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零售進口模式,采取了新的稅制。然而,通知中對保稅備貨零售進口模式采取的監管方式卻提出參照一般貿易監管方式。而對于一般貿易監管所要求的通關單制度,卻讓大多數的跨境電商企業和平臺無法滿足,結果,跨境電商保稅備貨零售進口業務出現了類似熔斷的情況。隨后,政府提出暫緩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執行一般貿易的監管政策,并于近日再一次提出過渡期延至2017年。這再一次讓政府反思外貿的監管政策,特別是反思在跨境電商所引發的全球貿易新趨勢下如何進行監管創新。
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品出口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國。中國消費者的雄厚購買力引發了大量的海外購物狂潮。據商務部的測算有將近1萬億的消費都是在海外,而且通過旅游購物的方式帶入國內。海關試點城市的推出,主要是用保稅備貨模式進行零售進口,主要目的是拉動海外消費回流國內,也為了發展國內的跨境電商產業。以往,外貿都是在進出口企業之間規模化進行,而如今,消費者和網絡零售平臺也涉足了外貿。外貿業務已經出現了小單化、零散化的傾向,甚至出現了大量灰色通道(沒有納入政府監管和統計,例如個人旅行攜帶等)進口的情況。
實際上,國際貿易呈現出小單化、多頻次、貿易主體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是因為隨著全球電子商務發展、服務創新和人員流動,國際貿易門檻在大大降低,全球商品自由流動的程度加大。也就是說,通過各種途徑,包括直郵、個人攜帶以及跨境電商平臺的正常交易,更多中小微企業甚至個人可以更便利地從事國際貿易了。這在傳統一般貿易中是很難想象的。
我們將這一新的全球貿易現象稱為“普惠貿易”,也就是貿易門檻的降低讓全世界中小微企業可以直接參與全球貿易。而貿易門檻的降低恰恰是跨境電商發展起到推潑助瀾的效應。我們還注意到了,這種普惠貿易甚至正在改變國際貿易的方式,影響國際價值鏈的分工形態,形成國際市場新的格局。很多現象是我們用傳統思維和理論不能理解和解釋的。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走在世界前列,也讓我們深深體會到了全球貿易碎片化帶來的各種問題。面對跨境電商這種新的貿易形態,傳統的監管思維已經不適用了。
我國外貿監管方式一直大致劃分為“一般貿易”和“個人行郵”兩類。前者的監管是針對進出口商之間的國際貨物買賣,而后者主要是針對個人物品的監管。兩者的稅收政策和監管程序有所不同。以往,個人行郵一般數量少,走簡易化的監管流程。而普惠貿易趨勢使得個人行郵的數量逐漸增多。甚至中小微企業或者個人也開始進口或出口單個產品或小單化的產品,而我們國家對自然人主體報關仍然局限在個人物品,商品品類仍然有很多限制。從近年來的監管創新看,企業的小單出口和進口也基本上是推定歸類為一般貿易方式進行監管。例如海關“9610”的出口監管代碼就是把小單的出口貿易靠近于一般貿易的監管進行處理,也就是所謂的“分送集報”,即零散化的出口發貨備案,最后集成一個大的報關單再進行一般貿易申報。“48新政”也是意圖將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模式零售進口靠近于一般貿易進行監管。而“48新政“所引發的各種企業和消費者所反映的問題也恰恰是我們這種傳統的外貿一般貿易監管方式所帶來的。我們的政府監管部門在全球普惠貿易的趨勢下不斷糾結和搖擺在“一般貿易”監管還是“個人物品”監管之間。
當然,這次政府及時作出調整,監管辦法暫緩一年,又進一步延遲到2017年年底,這說明了我們還是需要時間繼續試點,總結經驗進行頂層設計,研究討論出一套符合全球貿易發展趨勢的監管制度。
實際上,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之所以走在世界前列,或多或少是受益于世界上很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對小額貿易進行的簡易化監管程序,甚至于免稅政策。例如,小額低值商品免稅,在全球基本上是一個慣例和趨勢。在歐洲,150歐元以下低值進口商品是免增值稅的;在美國,800美元以下的進口商品是完全免稅的。這說明全世界給予小微企業和個人貿易的發展仍留有很大的空間,小微企業及全球消費者帶動貿易增長的潛力巨大。為了發展中國的跨境電商,我國貿易監管方式的進一步創新也應該盡早列入日程。
為了順應全球普惠貿易的趨勢,未來中國貿易監管方式的創新應該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1)監管不應區分貨物與個人物品,實行統一稅制;(2)落實自然人海關申報主體;(3)實行低值貨物簡易化監管流程和免稅政策;(4)確立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法律地位;(5)推行PPP監管制度,即政府與私營機構合作,例如與跨境電商平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物流公司等進行大數據信息協同與合作。
跨境電商的監管涉及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問題,涉及多個部門,更涉及改革和開放的兩方面問題,因此更需要統籌考慮和頂層設計。它關系到我國外貿的轉型升級,更是中國借力跨境電商發展,構建世界電子貿易平臺,重塑國際貿易規則的最佳時機。這應是國家全球貿易的戰略問題。我們應抓住機遇順勢而上,制定出更為超前的帶有引導新業態發展、搶占全球制高點的貿易監管規則,以支持和引導跨境電商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