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偷懶,貓在家里,美其名曰陪家人吃喝玩樂,自然而然就把運動也拋諸腦后了。想想這些年,運動似乎從來都不是我的強項。從小學到高中,瘦小的個子,無論是長跑還是短跑,均不占優勢,充其量也就是個運動會湊數的,于是竟有了跳遠、跳高等項目的參賽紀錄。然而這些年,一些偶然的PK,讓我驚訝地發現,我還保留著一個可以認為是自己運動的小強項---跳繩。
跳繩的時光
忘記是小學幾年級了,有一次參加學校運動會的跳繩比賽,居然第一次比賽就拿到了第三名(記得當時是200個/分鐘),后來但凡學校有跳繩比賽,我都能拿到名次。現在想想,應該就是自證預言的力量?,F在我已經想不起來,當時跳繩的那么多種跳法,是怎么學來的。小學每次放學回家,住四樓,做完家務作業,最喜歡的運動,就是跳繩。下課的課間活動,不僅自己跳,還和小伙伴們一起跳…童年如此美好的運動時光。再后來關于跳繩的記憶都是斷斷續續的了。工作之后,想起要跳繩是源自一次公司安排的體檢。那一年多了一個肺活量測試的項目,印象很深刻,是醫生讓我連續測了兩次,第一次結果不是很理想,醫生安撫了我一下,說測兩次拿個平均值吧,結果還是不如意。醫生就提醒我要注意一下,我那時還狡辯道,“我一周還打一次羽毛球不應該呀?!斌w檢之后,想要實施跳繩的計劃,因各種原因耽擱了,結果第二年春天,在一次感冒咳嗽后"莫名其妙"得了肺炎,各種折騰病了大半年,可想而知心肺功能之重要。
回歸
直到今年9月份,看到戰友分享劉潤老師的一篇文章《如何最高效的休息,和運動?》,我在練習瑜伽的同時,把跳繩這個運動也撿了起來。在得到,張展輝老師有一個精品課,叫《有效管理你的健康》。他在課里說,人們健身有四個目的:減肥,增加身體柔韌度,增大肌肉,和訓練心肺功能。這四個目的中最關乎健康的,其實是:訓練心肺功能。我的自身經歷讓我超贊同這個觀點。看到劉潤老師也做了不少研究,請教了很多專家,從訓練心肺功能角度來看,效率更高的運動方式就是跳繩。跳繩五到十分鐘,相當于慢跑半個小時。而且用正確的姿勢,跳繩,對膝蓋的傷害,只有跑步的1/7。于是也引起了我對跳繩的思考。
何謂正確姿勢?
讀到這里,我不僅反問自己,怎么才叫正確的姿勢?我過去那些年,跳繩的姿勢,正確嗎?1.準備:
1.準備
一根不容易纏繞的繩子加一雙質地很軟很輕的運動鞋。
注意大量飲水后,飯前飯后半個小時內不適宜跳繩;
2.熱身:
百度上有好幾個動作跟我常練習的肩頸瑜伽動作很類似,這里貼張圖,供大家做參考:
3.模擬跳繩:
測試一下繩的長度是否合適,太長或者太短,很容易會勾住腳,這叫證明你需要調整適合自己的長度了。蹦跳的時候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膝蓋不能過度彎曲,自然呼吸,這跟連瑜伽的呼吸又聯系起來了;
4.定時/定量跳:
我常常是每次跳給自己定個小目標,設置一分鐘或者自己數數跳夠一百個或者兩百個暫停休息一下,多半是邊跳邊數數,對我很有效,室友們也贊同,一開始每次運動5到10分鐘,后面根據自己情況逐漸延長,我現在一般是600-1000個左右,太累了也不勉強自己;
5.等基本的跳繩練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練一些別的花樣,單跳、雙腿、雙腿交叉跳,往后跳,一方面減少運動過程中的枯燥乏味,同時這些技巧可以在跳繩快結束時作為一些緩沖作用,最后再來回走一段時間等慢慢恢復血液。常規需要做伸展和緩和動作?,F在租的房子有個長陽臺,除了晾衣服,常常覺得空間浪費了,于是能按時下班就會抽空在這里跳上十多分鐘,長期在電腦邊工作的我,有時候覺得瑜伽的強度不夠大,加上跳繩,頸椎也得到了很好的緩解。
如果也適合你,那就行動起來吧
跳了一兩個星期之后,給室友們講解跳繩增強肺活量,耗時少,能減肥變美等優點,慫恿成功!大家還偶爾展開跳繩比賽,玩得不亦樂乎,哈哈。然而終究逃不過三分鐘熱度,一個月后她們均已放棄,又變成我獨自一人在跳了,以我的實際行動看看能不能讓她們再度加入吧。
等時機成熟,我想我應該錄個視頻,哈,請先自行腦補一下各種跳繩的玩法~
說起跳繩的歷史。
不看不知道,原來小說《金瓶梅》提到的“跳馬索”和“跳百索”都是指跳繩。而最早出現跳繩史料的是漢代畫像石上的跳繩圖:
我們平時跳躍穿過繩索的游戲,其實在南朝梁代就有記載了,唐代還把這種游戲命名為“透索”。
跳繩的時候想想這些,覺得越來越有意思了,哈哈~
不查不知道,現在國家也在積極推廣跳繩這項運動,而國外例如加拿大和美國早已積極推廣,封面的圖片就是加拿大推廣的一個活動宣傳圖。
多說無妨,還是趕緊跳吧!
You Jump,I Jump, We Jump ! Together !
謝謝大家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