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說說跑互聯網創業一年多來的一些感想。
正如標題所說,那是我將要論述的核心。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想法是在今年四月,我采訪了馬上理財的創始人朱鵬飛。盡管他自己并沒有意識到,但我必須痛苦的承認,那次采訪中朱鵬飛對我自以為淵博的學識進行了一次地毯式轟炸。
我認識朱鵬飛是在去年的一次“什么什么天使高峰論壇”上,那時他剛獲得一筆天使投資,產品還在開發。我們在會場上交換了名片,簡單聊了兩句,他說產品12月就能做好,邀我去采訪。
今年二月朱鵬飛發微信給我,“墨天,馬上理財上線了,有空來公司坐坐。”
于是我馬不停蹄的在四月跑去采訪了。
朱鵬飛在某商業銀行總行任職十多年,之后投身互聯網創業,理由自然是“發現了行業痛點”,但我相信原因不外乎“男人三十好幾總要做點什么”。他對互聯網金融的看法獨到而又條理清晰,不少在之后的監管政策中得到了印證。
與朱鵬飛類似的是oTMS的段琰,他在物流行業有著同樣有著近十年的從業經歷。我對他的項目情有獨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我接觸過的這么多創業者里面,段琰是唯一一位請我吃飯的。
有時候我會非常想介紹朱鵬飛和段琰互相認識認識,因為他們倆實在太過相似:年紀都差不多,生活規律如出一轍——周一到周五專心工作,周六周日陪老婆孩子。他們一位是業余籃球運動員,一位是票友級長跑健將。而在各自細分行業積累的那些經驗和獨到見解,讓他們散發著一種別樣的個人魅力——你會深深的感覺到,這樣的人不成功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即便最終失敗,他們也沒有什么好擔心的。因為那些令人艷羨的履歷足以讓他們換取一份相當可觀的收入。即便最終失敗,他們也不必為了養家糊口而發愁。他們創業的動機是理想,而非生存——我相信創業成功絕不是他們的理想,這個理想可以是冠冕堂皇的“破除銀行理財產品的封閉性”、“變革中國物流行業”,也可以是“男人三十好幾總要做點什么”、“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而創業恰好是實現理想的最好方式罷了。
所以他們去創造業績、擴大規模、獲取融資,絕非是為了個人的生存,而是讓理想活的更好。
顯然,很大程度上我們并不用擔心他們會失敗。朱鵬飛前幾天打電話給我,馬上理財拿到了阿里巴巴的A輪融資。至于oTMS,它已經在全國開始布局了。
我把朱鵬飛與段琰稱作“行業精英”型創業者,我接下來要講的是兩位“學霸型”創業者。
幾周前我受SOHO3Q的俞老師邀請,采訪了青蘋果健康的創始人徐嘉子。這是一款主打熟人醫患關系的社交軟件,用她的話說,人們所做的并非僅僅是溝通與咨詢,而是牢固的信任和衷心的感激。
這位女學霸的產品讓我第一次有這種感覺——一款APP也可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而比起徐嘉子,另一位特贊的創始人范凌則要更……更“學霸”一點。在成為特贊的創始人之前,范凌的身份是哈佛設計學院博士、中央美術學院講師和加州伯克利助理教授。
范凌有自己的知乎賬號和專欄,采訪結束后我特地去讀了他的文章。我必須要說,文章里每三句話便透出一股學霸氣息。
“太他媽可怕了”,我想。
正如段琰與朱鵬飛,沒有人會覺得這兩位男女學霸如果創業失敗,會為了生計擔憂。我相信他們創業的目的勢必是為了理想。當然正如上文所說,這理想可以是顛覆這個變革那個,可以是閑得蛋疼創創業,也可以是不想工作出來過把癮,但絕不可以是為了生存。
所以人們經常會問到創業公司的盈利問題。
采訪徐嘉子時我也問了這個問題,眾所周知移動醫療產品很難變現。徐嘉子坦率的說“盈利模式整個行業還在探索,但目前我們不需要盈利,賺錢也也不是主要目標。”
很多人,包括我也曾經覺得這只是那幫道貌岸然的創始人賺不了錢想出來的無聊借口。但實際上,他們真的不看重盈利,因為他們真的不需要盈利。
通過創業去實現的那個理想,是與個人的生存相互獨立、并行不悖的。倘若真要生存,我們顯然有理由相信上述四位能夠比絕大多數人過的都要好,但他們選擇為理想而創業,這條路更加崎嶇艱險。
至于那他們的理想究竟為何,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這個理想絕非我,絕非大多數人所能駕馭。
我終究要論述的,是創業艱難而痛苦,也沒有任何預期回報作為背書。優秀創業者的前提是不必為了自己的生存瞻前顧后、優柔寡斷。成功創業者中的絕大多數,在創業之前已是精英,我相信他們所付出的努力與汗水,是為了去感受理想實現那一刻須臾的幸福與滿足,而不是,不僅僅是“賺錢”。
因此我從不相信會有什么所謂草根創業者能夠實現他口中那個飄渺的美夢,當他們抱怨社會不曾給理想一個容身之處時,他們從未想過自己并不配擁有那些理想。
不幸的是,我們的政府與媒體正在把創業故事變成傳奇、寓言和童話。
當然,人們也可以為生存而創業。我,一個三流記者,西方那套理論還沒搞清楚,跑的自然也沒西方記者快。倘若我要創業可以去做什么呢——我覺得賣雞蛋灌餅不錯。
就在瑞金醫院門口,攤位上掛兩個二維碼——加蛋的三塊,不加蛋的三塊五,用戶直接打開支付寶掃碼支付。你能說我不是創業嗎?我可是用互聯網思維解決了用戶購買雞蛋灌餅排隊時間長的巨大痛點。
但我所做的也只是生存。
另,這是我在簡書的第一篇文章。我很喜歡簡書的體驗,我始終認為簡單的白底黑字是文字最優雅的表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