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墳五典,往圣之言。四書六經,先賢之教。貴為經典,乃成垂范。言簡意賅,微言大義。然字句晦澀,世人讀之,意興寡淡者多矣。幸有志怪之書,雖言神鬼,而未嘗不可教人也。古有搜神,近有聊齋,百千年而未嘗斷絕,蓋人求奇探異之心不曾少懈。
南川者,地名也,余之故鄉也。因此一川,處之縣南,故名之。昔晉文公嘗避難南川,故又名重耳川。秦漢以降,人文賡續,奇情異趣之事,俯拾皆是。惜乎未嘗付諸文字,至于消散者固不在少。
余雅好經典,粗通文理,今著一書,初名《南川子》,今更名《南川詭譚》。詭之者,異也。譚之者,談也。此猶言南川之異事怪談也者。書奇志怪,集異錄詭,聆人及自撰者兼有之。事雖各異,不一而同,然其旨蓋在教化說人,非特因其奇而著之者。寓教于此,勉力奉行。茍使聞者戒之,其善不亦大焉?
自經改革,文言遂廢,而白話獨行。竊以為,文言白話,殊無優劣。駢行共駕,乃見繁華。雖亦有白話志怪者,比之文言,終有缺憾。白話志怪,鋪陳有余,而涵斂不足。今特用文言,欲繼絕存亡。拋吾之磚,引諸君玉。雖力不逮,愿竭駑鈍。努力為文,以饗后來。
丁酉正月初十于京都
封面用圖:(清)法若真·《山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