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老齡化的標準與時間?
國際上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7%或者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0%稱為老齡化,中國在2000年已經60歲以上人口占比7%,這20年的還有起碼每年一千五百多萬的新生人口來充大人口基數這個分母,四年前,我在知乎沒有看到許多老齡化的文章,可是現在有多少文章?你對現在的人口年齡形勢感到悲觀,那你會對未來20年感到絕望,因為2000-2020年出生人口女性只有六百萬,意味著未來的20年的女性人人生二胎都只有一千萬。
2.中國老齡化的增速在未來會加快嗎?
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平均增速在過去的20年內是0.5%每年,在未來則是1%每年,2020年的60歲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的50歲人口)是14097008,2020年的59歲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的49歲人口)是11228960,2022年開始就是每年2000萬人口以上進入60歲。
3.那作者為什么說明年退休人口高達一千八百多萬人,不是才一千四百多萬,作者是不是精神錯亂了?
中國女性是55歲退休,退休人口與老齡人口有一部分重疊,還有另一部分不重疊。
4.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我寫文章只是在分析事情,不帶有太多的情感與立場,我也能寫出帶有情感共鳴文章,但那是個人經歷,知乎的香酥辣被封號一次,封號之前我是一個憤青,封號之后就沒有那么多情緒與中二了。
5.作者想對讀者說的?
生活就像xx一樣,如果不能改變事實,那就接受事實,你不能使時代的風暴偏移,那就去風沙少一點的地方,畢竟時代風暴的一顆沙,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說起中國的老齡化不得不說中國的東北,東北的老齡化是領先于中國,東北的老齡化是具有普遍性與特殊性,特殊性是指東北地區的城市化率與產業結構,另外一個是中國的計生政策執行效果與青壯年的外遷。
中國東北與全國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東北地區的城市化率遠遠高于其他地區,城市化本身就有抑制生育率的作用,中國東北的老齡化是具有他的一個不同于全國的因素。
產業結構導致不太需要家族式勞動關系進而產生不了家族式的社會關系,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農業則是機械化,所以從產業結構上來說,不太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女性也能在工廠工作,東北地區的男女平權做的好,還有一個夫妻生育兩個孩子以上意愿不強。
中國計生政策在東北地區執行效果太好,一方面是因為沒有農業產業的宗族關系做支撐與對違反生育政策可能造成的后果太不可承受,即工作與計生政策掛鉤,如果喪失工作去哪?
大下崗導致一個問題,沒有工作而農村也吸納不了這么多的就業,下崗工人中的青壯年選擇向外遷徙,東北地區老齡化高是在人口外流加老齡人口多。
東北地區的老齡化是全球來講是工業化之后的必然結果,對于中國來講也有中國政策與國情的影響,也有地區產業結構的影響。
第二個是河南,河南今年開放了生育限制,意味著什么,我無法相信中國人口最多的省,需要開放生育限制來,果然是到了老齡化的節點了,2020會被世界記住,會被中國記住。
河南的問題來源于國家對河南的定位,以及內部產業結構,農業行業利潤只有人地比達到一定條件的時候才能與工業抗衡,河南省一直是勞動力大省,如果在當地就能找到工作,誰又愿意背井離鄉。
第二時代發展導致技能學歷門檻提升,而河南省的高等教育質量一言難盡,人都喜歡好的東西,人去大城市,就不愿意回到小家鄉了,河南除了鄭州,其他城市都是在t人口外流。
河南是因為國家資源分配的問題,自身人地比的問題導致了人口外流,城市發展的速度吸引不到外省,甚至本省的青壯年都吸收不了。
山東是中國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省份,也是過去幾年生二胎最多的省份,得益于山東沿海,工業產品以較低成本出口,第二點是沒有那么重的糧食壓力,山東是我國最大的果蔬(甚至是辣椒產量最大的)種植基地,山東不少的大學。
二胎多少還是與一個生育成本有關,山東的人口基數,加上傳統觀念,中年人口分散,沒有那么大的生存壓力,果蔬比糧食要賺錢。
山東的原因主要是省政治中心與省經濟中心分離,不能產生合力,吸引年輕人,幸虧山東有許多二胎,不然山東老齡化的進程非常快,但是機會不多了,因為山東的二胎越來越少了,因為中年人現在固定在一個地方,而新生兒與新一代的年輕人會留在小地方嘛。
這篇標題是講老齡化,但是都是講人口外流,你見過美國現在有老齡化的文章,美國面臨的不是年齡結構,而是政治身份變化,我在看人生紀錄片《人生七年》,里面唯一一個讀書改變自己人生的也只能去美國學習研究,這就是人口外流的原因,當地不能提供滿意與合適崗位,同時也能解釋美國沒有人口減少的顧慮。
老齡化實際上是兩個現象的綜合,一個叫少子化,另一個叫人口外流,這兩個現象都可以用資本論來解釋,少子化并不是年輕人的思想出了問題,而是年輕人太窮了不足以支撐生育行為,所以有一部分人宣傳社會化撫養,國企員工工資是低,但是福利好,當教育,醫療不需要太多精力去操心,人還是愿意生養,這就是蘇聯的生育率不是很低的原因。
市場將消費者(生產資料租借者)手中財富,資源轉移到生產者(生產資料擁有者)手中,在一個國家內由于地理,自然資源的不同,自然會出現地區之間的產業差異,產業差異會導致吸納就業能力不一樣,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這種大城市對其他地區的虹吸效應會越來越大,大城市不怕老齡化,但是最后也會走向老齡化。
畢竟從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亡。
歡迎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