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還在高中,就有許多學長學姐描述大學生活的美好,社團活動、文藝賽事無不吸引著我們.來到大學心情難免會有些激動.
? ? 好了,言歸正傳,關于內在和外在,也許有人認為這并不沖突,就拿能力來說,能力本身就是通過外在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否則能力作為一個抽象體無從得知.
? ?比賽
這是實話,然而剛步入大學的我,雖已成年,但是思想還是過于理想化。舉個例子,步入大學,各種賽事充斥著我們的視線,比賽的等級也不一樣。學校為了激勵大家參加,設立了積分獎勵,為每學年的單項作鋪墊.
? ?積分畢竟是誘人的,所以大家紛紛參加比賽,這種趨勢下便很容易曲解了參加比賽的用意,大家開始關注哪些比賽更容易得分,獲知后便急匆匆地組隊報名參加.不可否認,參加比賽確實會鍛煉人的能力,但在這個積分充斥的環境下,大家越來越浮躁,不能真正靜下心來好好吸取經驗.現實證明,參加完比賽很多人會去繼續鉆研下去,思想點子為了比賽而生,也為了比賽而停滯.
? ? ?而大學時間是寶貴的,參加比賽固然是好事,但是能趁此機會好好鍛煉自己才是最好的動機.分是外在的,可能短時間可以帶來成就感,但過后你漸漸會發現內心的空虛.那些參加比賽拿到積分并真正思考的人,才是大學階段的勝者.
? ? 這時你們可能會覺得內在比外在更重要.但換一個角度,當參加調查比賽的時候,你們隊辛辛苦苦將最初的靈感逐步實施到最后的結論和建議。整個過程毋庸置疑是實實在在的,自然你的內在能力得到了提升.但自古以來任何成就都要經得起檢驗,這就意味著外在也不能忽視.當你們不能很好地把成果展現出來的時候,自然就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反過來,如果你只注重外在的表現,而沒有實際內涵的時候,也就沒有立足之地。
職業規劃
? ? 職業規劃也是同一個道理。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個好士兵.每個人都想功成名就,實現自己的抱負,站在人生的巔峰.但這一切不是等來的,而是在最先的階段設立好目標一步一步走來的.
? ?有些人過于看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忽視了外在,整個大學期間就做一些自認為高大上的事情。偶然看到創業團隊的項目,便著手開做,比較下來就會覺得那些正式途徑的活動顯得low.慢慢地,等到學年結束一起評獎的時候,由于沒有正式途徑的認可,也就與獎學金無緣了,更不用說自己將來畢業的路能不能順利走下去了。
? ?有時候大家只會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判別你的能力,那就是積分.考試也是如此,你掌握了這個知識點但考試發揮不好分數不高也沒有說什么用。高考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唯有平時注意知識點的理解,考試的時候認真快速地答卷,最后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 當然,只注重外在也是不夠的.職業規劃也是如此.當你積極了解得分的流程時,積極掌握獲獎的情況時,你漸漸將自己的關注點放在了結果上而不是過程中.也許你的戰績碩果累累,但是你的內在并沒有多大提升。你可以很輕松通過網申,基本材料的認可,但是當你坐在面試官面前的時候,你就會悔不當初。此時此刻就是直接檢驗內在的時候了.不管是找工作,還是保研過程的夏令營,抑或是出國,這個真理是永恒的.
結論
? ?外在內在同等重要。唯有把握二者之間的度才能掌握人生的舵,駛向成功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