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E-wardrobe,一是為方便尋找和搭配衣服;二是為避免類型上的缺失或重復”
“以上三者備,巧手快如飛,力求一氣呵成”
“更形象直觀的了解自己的習慣、興趣,偏好的生活方式、理念。”
“還可以建一個愿望清單、一個搭配清單”
▎熱身
整理衣飾時,你是不是常有
懊惱感:“天哪!原來我早已買過類似的白裙了!怎么才翻出來!”
煩躁感:“已經在衣櫥前晃了半小時了,還沒找到配那條灰裙的上衣,天哪聚會要-遲-到-了!”
后悔感:“怎么買了這么一件衣服”
——去年一年頻繁收拾家的過程中,一直有個心愿(感興趣的可以查看我寫的《關于扔東西的操作指南》和《如何扔東西之收納篇》),就是將自己的衣飾做一個電子清單,打造E-wardrobe,一是為方便尋找和搭配衣服;二是為避免類型上的缺失或重復。
我所說的衣飾包含衣、褲、裙、包、鞋、帽以及相應的搭配品。
1.物品簡單,沒有建立內衣以及護膚品檔案,是因為不囤貨,所以量少且易耗。
2.分類簡單,因為想象中的電子衣櫥一定要畫面簡潔,一如家中再小也要收拾出開闊感,上班再忙辦公桌面及電腦界面也只保留目前正辦事項一樣。
3.框架簡單,主要……好吧,我承認,收入平平,又不要價廉之物,數量的確多不了。我記得看過介紹,一個團隊在一棟別墅里忙了一個多月才建起主人的電子衣櫥,我的呢,加起來的有效時間才3小時吧。工作無非是通勤以及會議,沒有高檔場所需要出席;生活不過是休閑以及運動,下午茶的悠閑與我還有一定的距離。最重要的,在我這里,抵制法國貨就是一個偽命題,不是覺悟高,而是薄薄的入賬已使我自覺屏蔽。
不過,也要打造屬于自己的一份微雅致。
好了,背景略談,下面就是步驟。
▎實施
計劃的很簡單,一拍照,二建框架,三上圖。事實呢,也就是這么簡單。
一、拍照
1.集中物品,將所有的物品放在一起,尤其是同類的一定要集中,方便后期上圖,這一點在平時收納時也建議這么做(詳細理由在《如何扔東西之收納篇》有介紹)。
2.純色背景,找一個干凈的背景,根據自己衣飾的主流色選統一的背景色,例如對衣服,我就是選的白墻。
3.展示衣飾,一懸掛法,適合衣服,我用的是蒸汽掛燙機,其實如果家中的門是白色且有掛鉤,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呢。二平鋪法,適合物品,這時的背景不一定非要是白色。若將將衣服平攤,拍照的時候角度就要注意哦。
4.擇時突擊。天時:光線亮且柔和,地利:背景物品妥當,人和:短時不受人打擾,最少1小時。以上三者備,巧手快如飛,力求一氣呵成。
注意:第一次千萬不要追求完美,目的是要建立起來,而且一鼓作氣熟能生巧,能夠節省時間。
二、建框架
有很多選擇,有專門的app,有word、excel、ppt等,有各種筆記app。我沒有嘗試過別的,因為習慣,就選擇了印象筆記Evernote(真心不是推銷)。
1.建一個筆記本組,用E-wardrobe命名
2.下分筆記本,用衣飾分類命名,如帽、包、褲等,
3.下分筆記,即每件物品的照片,因可視化,不單獨命名。
三、上圖
1.篩選,每件物品只保留一張拍得最好的,這樣方便核對,不會有遺漏,即衣飾多少件=對應照片多少張=對應筆記多少個——清晰明了。
2.上傳,上傳順序有兩種,一是按照筆記本名順序去找照片,二是按照照片順序去找筆記本,我選擇的是后者,一是不容易遺漏,二是隨時可以新增筆記本,將之前沒有想到的分類建立起來,不過有一個缺點,就是比較慢
3.調整,構思與實際基本還有疏漏,根據實際新增,合并和刪除。比如,之前只建立了“褲”,后來發現應該區分夏季和冬季的。
▎感慨
做電子衣櫥的過程,是與愛物“親手”交流的過程,能夠跟自己這些N輪選擇后保存下來的物品親密接觸的確身心愉悅。
做電子衣櫥的過程,是對物品現狀梳理的過程,因為要建冊,所以會關注每一個細節,這件需要熨燙了,這件需要護理了,好好照顧它們,以感謝它們給自己帶來的光鮮亮麗。
做電子衣櫥的過程,更是對自己的心性的梳理過程,更形象直觀的了解自己的習慣、興趣,偏好的生活方式、理念。
▎衍生
有些要好好的保持,但有些還待于改善,比如可以建一個愿望清單,將看到的喜歡的物品進行拍照;建一個搭配清單,分不同的場合配出自己獨屬的經典;建一組特征標簽,分“顏色”、“材質”等。
以上呢,就是3步驟建立電子衣櫥的過程,也算自己整理物品路上的一個小成果,作文以紀念。 ? ? 撒花!??ヽ(°°)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