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份我搬了家,原因是覺的房子不夠住。有幾次公婆和媽媽來的時候,我倆都是擠去書房打的地鋪,于是,我們搬了家。
我記的我整整用了三周的碎片時間打包,家具、電器、可獨立搬運的都不算,其余的小件、書、雜物、廚房用品、衣服等等整整打包了37只最大號搬家專用紙箱…而我家卻只有我和先生兩人還有兩只喵。
整個搬家過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
1、我提前三周打包,所以就計劃先裝箱不常用的,把隨時要用的都留在后面,每天都會整理,慢慢的很多東西都封箱了,但實際上我發現我的生活也沒有受什么影響。
無數的生活工具,都裝了箱,三周了我也沒用過一次;幾箱子的杯杯碟碟封起來,我用兩個碗兩個盤一個鍋倆把筷子一樣吃了三周的飯;我們的家當都封箱了,從五個到十個,到三十七個…我卻依然可以正常的每天化妝出門、回家做飯吃飯看電視健身!而我就是這樣過了3周只有兩個碗兩個盤子幾件衣服幾雙鞋和一些必備化妝品的日子,并且沒覺的有異樣,那我那37箱里裝的都是什么??
2、搬進新家5個月了,樓下書房的電腦我開了3次,大多在樓上用手提;儲藏間至今還放著我沒拆包的寫的“不常用”的幾只箱子,我也早忘了是啥;各種雜糧米面柴米油鹽備用裝,各種生活用品備用裝,裝滿了幾柜子…
除了房間面積增大,功能分區明確了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以外,那么其他的我是不是該反思了呢?于是我為自己制定了去庫存計劃并發現成效還不錯!
1)、再遇化妝品促銷或朋友出國,不再盲目購買或要求朋友帶化妝品!---成效,計劃至今四個月,并沒有缺貨,尤其面膜用到年底都沒問題。
2)、除了必備的青菜水果牛奶需要補充外,五谷雜糧柴米油鹽,不吃光不買。---效果,計劃至今四個月,除了買過幾次醋和鹽,十余種雜糧米面慢慢吃庫存,到現在還沒吃完都在冰箱冷藏柜呢,很擔心吃到變質也消不掉…同理生活日用品各種紙、香皂,備用毛巾,牙刷…用完了再說吧…
3)、四個月沒買過衣服、鞋子…卻發現想穿壞一雙鞋子或一件衣服這么難…一年365天除以你的衣服數量,發現一件衣服一年穿不了幾天
4)、逛街時候自動把錢包留在家,見到的一切小玩意,有趣的本、筆、裝飾品、一律不買。效果---這半年生活花費明顯減少了呢!
5)、在閑魚上發布了閑置物品出售,用了一次的導航儀,全新行車記錄儀,還有半年沒跑過的跑步機…成效—記錄儀已經賣掉了呢!
這樣過了4個月,我每消耗掉一件庫存,都覺的內心好明朗,好習慣慢慢養成了,還節省了空間時間和金錢。
我沒有讀過“斷舍離”這本書,應該算是生活累積的經驗讓我做了物品的“斷舍離”,而聽完課,真的一下子戳中了我的潛在神經,Grace講的引申的三個維度,“人”和“事”真的值得我好好想一想,同頻的朋友、不會拒絕不懂拒絕而做無意義的老好人、常常會想起過去說錯的話做錯的事而懊惱至今的心情…我自愿多做一份作業明天把這些連同交友原則好好梳理一下!
今天算是個啰嗦的碎碎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