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迅哥"一席話……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能成群結隊。】

【未曾哭長夜者,不足以語人生!】

【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惟沉默是最高的輕蔑。】

【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fā)聲的發(fā)聲。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fā)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人生最苦痛的是夢醒后無路可走。】

【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的。】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
——《野草》題辭

【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野草》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里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愿意開窗了。】
——《無聲的中國》

【但愿不如所料,以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卻每每恰如所料起來。】
——《祝福》

【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著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lián)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zhèn)。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圣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zhèn)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祝福》結尾

【中國人沒記性,因為沒記性,所以昨天聽過的話,今天忘記了,明天再聽到 ,還是覺得很新鮮。做事也是如此,昨天做壞了的事,今天忘記了,明天做起來 ,也還不是「仍舊貫」的老調子。】
——《老調子已經唱完》

【樓下一個男人病得要死,
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
對面是弄孩子,
樓上有兩人狂笑,
還有打牌聲,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而已集?小雜感》

【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無反應,既非贊同,也非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搓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吶喊,自序

【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所賣掉。】
——魯迅《娜拉走后怎樣》

【只有那暗夜為想變成明天,卻仍在這寂靜里奔波。】——《明天》

【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fā)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里,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然而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消失。】
——影的告別

【我沒有負著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了。她愛我之后,就要負了這重擔,在嚴威和冷眼中走著所謂人生的路。】
——《傷逝》

【我將用無所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將得到虛無。】
——《野草.求乞者》

【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于這死亡有大歡喜。】
——《野草.序》

【惟愿偏愛我的作品的讀者也不過將這當作一種紀念,知道這小小的丘隴中,無非埋著曾經和過的軀殼。待再經若干歲月,又當化為煙埃,并紀念也從人間消去,而我的事也就完畢了。】
——《墳.寫在《墳》后面》

【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于無所希望中得救。】
——《野草.墓碣文》

【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靜穆,我或者也將不能。】
——《野草.序》

【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野草.序》

【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是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從來如此,便對么?】
——《狂人日記》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然看到微茫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將奮然而前行。】

他去世前寫的《這也是生活》中的一些:
【街燈的光穿窗而入,屋子里顯出微明,我大略一看,熟識的墻壁,壁端的棱線,熟識的書堆,堆邊的未訂的畫集,外面的進行著的夜,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第二天早晨在日光中一看,果然,熟識的墻壁,熟識的書堆……這些,在平時,我也時常看它們的,其實是算作一種休息。但我們一向輕視這等事,縱使也是生活中的一片,卻排在喝茶搔癢之下,或者簡直不算一回事。我們所注意的是特別的精華,毫不在枝葉。給名人作傳的人,也大抵一味鋪張其特點,李白怎樣做詩,怎樣耍顛,拿破侖怎樣打仗,怎樣不睡覺,卻不說他們怎樣不耍顛,要睡覺。其實,一生中專門耍顛或不睡覺,是一定活不下去的,人之有時能耍顛和不睡覺,就因為倒是有時不耍顛和也睡覺的緣故。然而人們以為這些平凡的都是生活的渣滓,一看也不看。】

他的遺囑:
【(一) 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 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 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情。
(四) 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
(五) 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 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 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后記:魯迅,現(xiàn)代文學巨匠,有人說:魯迅的意義,正是文學的意義;魯迅的價值,正是文學的價值。魯迅先生筆下太多深刻的文章,字字犀利、句句揭穿、一針見血。當我有了一點點時間的沉淀和一點點閱歷的積累,再重讀魯迅:百草園、三味書屋、阿Q、孔乙己、祥林嫂……才會慢慢了解一點點他想表達的東西,他的批判、諷刺、“吃人”等同樣適用于當今社會,于我,未嘗不是一種警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上)留日篇 1840年6月,英國人為了在中國擷取最大的經濟利益,不惜以保護僑民為借口,陳兵珠江口,用堅船巨炮轟...
    白熊巫米閱讀 1,322評論 0 23
  • 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的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
    溪水旁閱讀 2,818評論 3 30
  • 鐘催元日計程來,綠酒紅燈壯客懷。 數(shù)載是非皆往矣,一人天地亦悠哉。 逸夫樓里辛勤慣,理想國中桃李栽。 身世無須稻梁...
    李漢儀閱讀 397評論 0 3
  • “習慣了接受,習慣了忽略別人的付出。” 今天上完課回來這句話一直盤旋在我的腦子里。 (注:龍翔公益i計劃是龍翔公益...
    maple_leaf閱讀 197評論 1 2